科学研究表明,人在175℃环境下不到1分钟皮肤会不可逆灼伤,长时间处于175℃以上环境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但2022年,瑞士的一家工厂里,却发生了这样一个奇迹。

25岁的工人意外掉入720℃高温熔炉,竟然凭借强大的求生本能,自己爬了出来,成功自救。

这个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720℃高温不会让人瞬间融化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奇迹生还的工人

2022年11月的一个夜晚,瑞士圣加仑的一家工厂里,25岁电工正在检修一台巨大的铝熔炉。

工厂内部的灯光将整个车间笼罩在一片明亮之中,电工认真地查看着熔炉顶部的活动开口。

突然,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打破了宁静。

熔炉顶部的活动开口不知为何突然打开,电工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他只感觉脚下一空,就如同流星般直直坠入了720℃的熔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电工只觉得自己的双腿瞬间被一股难以形容的灼热吞噬。

他的大脑还未来得及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剧痛,身体就已经本能地做出了反应。

电工的双手死死抓住了熔炉的边缘,整个世界只剩下了那撕心裂肺的痛楚。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膝盖以下已经完全浸没在滚烫的液态铝中,每一秒都像是永恒。

但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让他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恐惧,只剩下一个念头: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熔炉

凭借着常年锻炼的臂力,电工咬紧牙关,开始一点一点地将自己往上拉。

每一寸移动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但他不敢停下,因为他知道,停下就意味着死亡。

其他工人发觉情况,惊恐地准备伸手去拉电工。

但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名电工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爬出了熔炉。

从坠落到脱险,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对这名电工来说,这短短的一分钟却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快叫救护车!”有人大喊道。

工厂的警报声响彻夜空,很快,救护人员赶到了现场。

看到这名电工的伤势,医生们立即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人员

随后,医生们申请了空中救援,电工被送到专业的烧伤中心。

虽然这名电工全身大面积烧伤,但幸运的是,他最终没有面临生命危险。

当电工从720℃的铝熔炉中生还的消息传开后,整个科学界都为之震惊。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金属液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于极目新闻2022年11月13日发布

自救的科学原理

首先,铝的物理特性在这起事故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铝的熔点是660℃,在720℃的高温环境下,液态铝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电工坠入熔炉时,身体不会立刻被铝液完全包裹和浸没,而是会随着铝液的流动。

这样他凭借自身力量向上攀爬时,能够相对更容易地在液态铝中移动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金属液体

液态铝的快速流动使得热量在短时间内难以在电工身体局部大量积聚,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烫伤的严重程度和速度。

但如果这名工人掉入的是1500℃的钢水,他会在水中迅速沸腾,绝无生还可能。

另外一方面,铝的密度约为2.7g/cm³,而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2g/cm³。

这种密度差异意味着人体在铝液中会有一定的浮力,不会立即沉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液态金属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减少了身体与高温液体的接触面积,为生还创造了可能性。

同时,一种被称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物理现象可能在这起事故中发挥了作用。

当液体接触到远高于其沸点的表面时,会在液体和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蒸汽膜。

这层蒸汽膜可以短暂地起到隔热作用,为逃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起事故中,工人皮肤表面的水分可能迅速汽化,形成了这样一层保护膜。

虽然仅能维持几秒钟,但这几秒钟对于生存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

工人的垂直下落姿势也至关重要。如果是头部先入水,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

垂直下落的姿势,让他下半身浸入铝液,但上半身还保持活动能力,为他的自救创造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熔炉

工人还可能穿着厚实的劳保服装,这些服装在最初的几秒钟内可能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但即使有这些有利因素,工人能够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生存下来,仍然令人惊叹。

这就不得不提到人体在极端情况下所能激发的潜能。

面对生死关头,人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肾上腺素不仅能暂时抑制疼痛感,还能让人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正是这种求生本能,让这名年轻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了自救。

那么,人体究竟能承受多高的温度呢?

科学研究表明,在38℃以上的环境中,人体就可能出现中暑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于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年7月31日发布

当体温达到41-42℃时,就有生命危险。

因为在这个温度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开始变性,各种生理功能会迅速失调。

而44℃是理论上的最低烫伤温度。

当温度达到49℃时,持续接触3分钟就会导致表皮损害,9分钟后表皮就会坏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更高温度下,伤害会产生得更加迅速和严重。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体可以短暂承受更高的温度。

例如,在干燥的桑拿房中,人们可以忍受几分钟100℃左右的温度。

这是因为干燥空气的导热性较差,而且人体的汗液蒸发可以带走大量热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拿房

但是,如果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直接接触高温液体,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此外,人体对疼痛的感知机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皮肤下广泛分布的痛觉接受器会在受到高温刺激时立即被激活,以电信号的形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

这种机制能够让人迅速做出反应,远离危险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如此极端的高温下,痛觉反而可能成为生存的障碍。

过于剧烈的疼痛可能导致休克,使人失去行动能力。

因此,这名工人能够在如此剧烈的疼痛中保持清醒并完成自救,更显示出了非凡的意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工厂安全记录的关注。

2020年,这个工厂还发生过一起事故,59岁工程师赖特,他的手在工作时被卷入机器。

事后,他的断手和他一起被送进医院,经过11个小时的手术才重新接上。

由于频繁的安全事故,这座工厂最终被罚款11.5万英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师赖特

这个罚款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更是在对工厂的安全管理进行警示。

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在处理高温材料时,工人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工厂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会议

同时,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

只有让每位员工都充分了解安全规程,才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当员工安全隐患时,应该及时上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如果不幸被高温烫伤,受伤者需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降低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烧伤严重的话,必须立即就医。

医院会根据烧伤的程度进行分级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植皮。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心理创伤同样需要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施工

经历过高温烫伤事故的工人,往往会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此,医院应为受伤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高温现象不仅存在于工业生产中,也存在于生活中。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肥皂泡破裂的瞬间会产生高温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肥皂泡在破裂的瞬间非常短暂,但是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近2万摄氏度。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的烤箱、油炸食物等,都可能导致烫伤。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风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

只有在心中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个人的安全意识,企业也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和自救技能等。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这起电工奇迹生还事件,展示了人类在极端情况下强大的求生本能和身体潜能,但更凸显了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未来工业的安全发展,需依靠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严格的管理。比如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预防故障引发的危险;改进防护装备材料和设计,提升其耐高温等性能。

同时,个人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积极反馈安全隐患;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管理,加强员工培训,不能因利益忽视安全;

社会则要完善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工业安全等问题的认知。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能减少此类危险事故,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工业生产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