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路街道是上海市区内唯一横跨苏州河两岸的街道,也是普陀唯一全部辖区在内环以内的街道。得益于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区域发展建设的前沿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年向“新”,长寿路街道目前正持续聚焦“城市更新”,不断优化“一河两路三圈”格局,让城区品质提升、功能塑造和保护传承相得益彰。“长寿将以‘新’视野为地区发展求解作答,以‘新’巧思雕琢城市更新布局的工笔画,在传承基础上‘更新迭代’,重现百年长寿昔日辉煌。”长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远华这样说道。

更新·更“闹忙”

鸿寿坊,位于长寿路以南、西康路以西。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定位、多元的业态,让这里开业一年来热度不减、人流如织,接待客流超过1000万,荣获了市级城市更新案例、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今年还被评为第五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寿坊成功的更新案例,让长寿商业板块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不少市民感慨:“以前热闹的长寿路又回来了!” 但单个亮点并不够,长寿路街道计划以一处“更新”带动一片“焕新”。

街道正在通过统益里、长寿里全新开业,亚新、189业态调整等,不断打造富有活力的长寿路商业集群(大自鸣钟商圈),让百年长寿路重现当年勃勃生机。“希望能够通过复原建筑风貌、重塑街区活力、推动长寿商业集群整体打造,让‘更新迭代’的长寿路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里。”王远华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圈聚拢了烟火气,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物理空间。这其中,更离不开“党建引领”发挥的重要作用。长寿路街道共有55栋商务楼宇、“两新”党组织267个。街道党工委以强化楼宇党建为抓手,凝聚服务辖区白领、社区居民,形成了“一河两路三圈”格局,向“楼委会”4.0“治理”模式转变,基本实现了“楼宇党委+楼委会”治理模式全覆盖。

更新·更“适意”

一条长寿路,半部普陀史。长寿湾区红色基因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富足、商务楼宇和居民小区相对聚集。如何既保留历史文化沉淀,又能让地区呈现功能提升和面貌焕新?

针对这一问题,长寿路街道积极引入专业力量支撑,邀请业界大咖参与《长寿湾城市更新治理导则实施策略与实施方案》研究,细化完善规划实施导则和更新节点设计方案,形成明确发展规划并推动“一张蓝图干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充分落实人文、生态、创新发展目标,逐步实现从市容环境提升到文旅商业态优化再到苏河人文历史风光带和创新创意集聚区成型的城市更新‘三部曲’。”王远华进一步介绍说。具体而言,街道在规划层面强化长寿湾区规划实施导则的引领作用。逐步实现公共空间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经营业态调整、服务设施配套等内容;在建设层面将既有项目与各主体参与意愿相结合,通过规划实施平台协调机制推进项目有序协同开展;在管理层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针对整体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议事制度,将参与深度贯穿项目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更新·更精心

城区和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有传承的基因。百年长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是在传承基础上的“更新迭代”,不仅要让基础设施和老旧建筑“改头换面”,更要将居民所需所盼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作为高质量发展蓝图的起手之笔,为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2025年即将启程,在王远华看来,未来长寿的发展依然将围绕“新”字展开。

城市更新,也是汇聚人心。不断的“更新”之后,居住、生活在长寿的人将进一步感受到“焕新”的城区面貌,按照规划布局继续推进两旧一村、综合修缮、加梯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实施项目,推进架空线落地和美丽街区等颜值提升行动;“向新”的城市内涵,加强辖区红色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和历史风貌保护更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良好氛围;“出新”的生活方式,秉承把最好资源留给群众的理念,推进民生保障和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居民群众创造更加舒适、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