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报道,其内容围绕着一个令人不安的设想:若美国动用其最强大的核弹头,针对中国、俄罗斯及朝鲜的首都实施核打击,将会引发何种后果。
报道中提及的模拟情景,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核弹爆炸模型,该模型设定核弹在3319米的高空爆炸,旨在通过空中引爆的方式,实现对地面人群的最大杀伤力。
在没有地面建筑和地形遮挡的情况下,核爆炸产生的光、热以及辐射将达到极致的破坏效果。
这一模拟依托于2012年由美国核技术专家亚历克斯·维尔莱斯廷所发布的核地图程序。
该程序通过深入分析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受核弹袭击后的数据,构建了一套模拟核打击的算法。
同时,结合美国谷歌地图的精确地理数据,该程序能够模拟出在全球任何地点投放核弹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
据此,《新闻周刊》推测,若将美国当量高达120万吨的B-83核弹投向莫斯科,将有约1022万人处于核爆的直接影响范围内,其中137万人可能直接丧生,374万人受伤。
而在平壤,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132万和110万。
同样,若这样的核弹在北京爆炸,也将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自二战结束以来,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一直是美国核威胁的重点对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曾制定计划,意图通过核打击消灭中国半数城市人口,从而瘫痪中国的工业生产。
而朝鲜,则自朝鲜战争以来一直笼罩在美国的核威胁之下,这促使朝鲜形成了优先发展军事力量和核武器的国家政策。
面对持续的核威胁,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地下,中国构建了系统性的核防护工程;在中西部省份的深山之中,则建立了国防和核心工业的备份体系。
这些举措,都是为应对当时美国乃至苏联的核威胁而做的准备。
随着中国核反击能力的逐步增强,特别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洲际弹道导弹、核轰炸机以及水下核打击能力的不断发展,中国所面临的核威胁得到了有效缓解。
可以说,核反击能力的构建,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实现中美建交以及提升世界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当前的和平时期,《新闻周刊》关于核打击的报道,并未能为美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增添筹码,反而将中美俄之间的核对峙局面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正如美国将中国主要城市视为假想打击目标一样,中国的核武器也同样具备对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主要城市进行打击的能力。
这种相互锁定与摧毁的态势,已成为中美之间对等对话的重要基石。
在舆论表现上,中国相较于美国更为克制。
但构建对美国主要城市的多维核打击体系,却是中国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基本任务之一。
从中国视角来看,西方推行的“丛林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际关系的底色。
中国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同时,也努力避免被其裹挟,以在国家安全与道德之间找到平衡点。
中国的核政策一直秉持着两个核心原则:一是核武器数量维持在确保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二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这种“够用而非过量”的核武策略,旨在实现长期核战备状态下的利益最大化。
过度的核武器规模不仅难以持久维持,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紧张局势。
当前,美国和俄罗斯都面临着削减核武规模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核裁军和和平稳定的共同期待。
对于中国而言,确保对美国等国家主要城市、军事基地和工业基地的摧毁能力,是核武体系的最低要求。
新中国的建立既承载着崇高的理想,也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赢得的世界地位。
面对秃鹫、狼、熊等强敌的围攻,中国从未畏惧过挑战和反击。
因此,当面对某些国家或势力对“核毁灭”后果的轻视时,中国只能通过加强自身的核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来予以回应。
综上所述,《新闻周刊》此次模拟核打击他国首都的报道不仅是对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挑衅,也暴露出美国舆论对核毁灭后果的严重认识不足。
这种核冒险的冲动令人担忧,也提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和核反击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长治久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观察者网、人民网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