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萝植物园依山就势而建,是大湾区内唯一可以空中俯瞰的植物园。 通讯员供图

当植物园与大都市相融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态产品?今年8月与11月,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广州示范片区云溪植物园和云萝植物园先后开放。目前,两园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丰富的植物科普体验和多元的文旅服务供给,宣告着广州市在打造美丽中国广州样板,推动城园融合体系建设上开启了新篇章。

 打造迁地保护示范区

  为珍稀濒危植物营造“新家园”  

自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以来,广州市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其中“1”是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是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的是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

作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构建的城园融合体系迁地保护示范区中率先建成的植物园,云溪植物园的核心在于植物迁地保育,并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将承接国家植物园体系物种保育、科学研究、资源利用、科普宣教和园林园艺展示等重要任务。目前园内保育展示了各类植物1320种,不仅为珍稀濒危植物营造了一个适于生存的新空间,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科学奥妙,亲近万千绿意的窗口。云萝植物园则打造八大专类园,保育乡土和珍稀植物1500余种。现有猴面包树、女皇鹿角蕨、“五雀”簕杜鹃等三株“镇园之宝”,开园期间新增花境10余处,并打造了“广州系列”矮牵牛、食虫植物、苦苣苔科植物等多个特色植物景观节点。

据了解,云溪植物园、云萝植物园坚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推动城园融合体系建设在空间、科研、科普上相融合,积极融入国际化、引领性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支撑数字化、智慧化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全域性、共享化。

科普与文化活动结合

  搭建市民了解植物园的“新桥梁”  

作为“家旁边”的城市植物园,自开园以来,云溪和云萝两大植物园受到市民游客“热捧”。在游览中,随时可以接触的科普知识也让生态文明理念渐入人心。

其中,云溪植物园内建有3条自然教育径,以3000余个植物标识牌为载体串联起丰富的植物资源,构建起自导式的科普讲解系统。根据园方数据统计,云溪植物园开园以来已累计开展科普活动22项53场次,参加人数12000余人次;开展免费讲解活动571场,服务游客五千余人。

而云萝植物园则秉承“有趣、有文化底蕴、有参与感互动感”的理念,包括各式演出、“趣玩云萝”集章打卡、“认植”打卡等活动,增强游园体验,在游玩中学习。此外,云萝植物园依山就势,营造出广州市内唯一一条穿行于白云山林冠间空中游览步道木棉道,使其成为了大湾区内唯一可以空中俯瞰的植物园。

 记者观察  

  引领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据了解,下一步云溪植物园、云萝植物园将以开园为新起点,秉持“城园共融、生态共生、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推进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的城园融合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凸显园林空间特色,充实科普服务内容,引领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