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冬至节气。今年冬至交节的时间为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冬至这天太阳运行到南行的极致,这是我国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太阳直射点慢慢北移,白昼时间将慢慢变长。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使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并确定了冬至的日期。据记载,周秦时期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当时的冬至被视为新年的起始,人们最初过冬至节也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后汉书》中有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到了汉朝时期,冬至已经被当作一个重大的节日来庆祝,朝廷为官员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则互相拜访,共度佳节,这充分表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
在食俗方面,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而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在我国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我们老祖宗把冬至节气分为三候,每5天为一候:一候蚯蚓结,说的就是冬至节气的前5天,由于阳气尚弱,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首尾相连,如绳结状;二候麋角解,说的就是冬至节气的第6~10天,麋鹿因为感受到阳气角开始脱落,“解”即角退落之意。三候水泉动,是的就是冬至节气的最后5天,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开始有涌动之势,并且略带温热。
今年冬至不一般,属于“冬至逢单”。我国民间从冬至日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按照古人的说法,冬至的农历日期是单数,则为“公九”;而冬至的农历日期是双数,则为“母九”。今年12月21日冬至,对应农历十一月廿一,因此今年是“公九”。
那么“公九”和“母九”有啥说法?老话说“公九冰上走,母九穿单衣”,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当年是“公九”,那么预示着往后的数九寒天会非常冷;而如果当年是“母九”,那么预示着当年的数九寒天会相对暖和。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冬至交节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农村就有“春节冷不冷,就看冬至”的说法,那么2025年的春节会很冷吗?我们来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冬至一日晴,过年冻死牛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冬至节气当天天气晴朗,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春节期间会非常的寒冷。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如果春节期间非常寒冷,那么说明春节期间出现了雨雪天气,这非常不便于人们出行,像春节的一些民俗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二、冬至湿漉漉,春节好天空
“湿漉漉”指的是路面比较湿滑,即出现了雨雪天气,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冬至这天下雨或者下雪,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春节期间的天气会以晴天为主,即春节会比较暖和。
这里的“好天空”指的是天气比较好,即天气晴朗。
三、冬至闻雷声,春节雪堵门
“闻雷声”说明天打雷,由于冬至节气气温低、空气不容易形成对流运动,因此冬至节气打雷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冬至节气打雷,那么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会下大雪,厚厚的雪甚至会把门给堵住。
四、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此外,冬至交节的时间也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冬至是农历十一月的“中气”,因此冬至交节的时间必然在农历十一月份,这就有了农历十一月被称为“冬月”的说法。
这里的“月头”指的就是农历十一月的上旬(前10天),而这里的“月尾”指的是农历十一月的下旬(最后10天)。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冬至交节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的上旬,那么预示着到了春节的时候会特别寒冷,这里的“大寒”指的就是寒冷的程度比较深;而如果冬至交节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的下旬,那么预示着到了来年的二月会比较冷,即寒冷的天气延迟了,我们要预防倒春寒的发生。
今年是十一月廿一的冬至,很明显属于“冬至在月尾”,这预示着来年的二月可能会有倒春寒。
总结,以上农谚都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可以说饱含智慧。你认为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