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密土薄的石屋头村在2024年夏天迈出了民宿经营这一步。而这一抉择对第一批敢于尝试的农户来说,其实非常不容易。
为了不耽误农户们白天干活,12月1日晚间,我们跟随湖北省政协办公厅派驻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夜访了几位民宿先行者。
△这是村民田映根家开设的“一把手”民宿 。 图为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一把手”民宿的外观。收拾得相当有气派:古铜色的大门旁矗立着一块大大的招牌。招牌上面绘着牛耕图样的标识,下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一把手”,传递出民宿主人的精气神。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玉祯 摄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村民田映根家。田映根19岁时因工致残,失去了一只手。因此,村民们常叫他“一把手”,这也是他家民宿名字的由来。
“听说今年弄这个民宿,您是村里最早响应的。您当时没有犹豫吗?”记者问。
“我相信他。”说这话时,“一把手”把目光投向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平。
提起开办民宿这个勇敢的选择,田映根颇有精气神:“有机会就要牢牢抓住,不然你就会永远落后!”
我们白天曾经探访过“一把手”家的民宿。收拾得相当有气派:古铜色的大门旁矗立着一块大大的招牌。招牌上面绘着牛耕图样的标识,下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一把手”,颇能传递出民宿主人的精气神。王平向我们讲述了两天前他目睹“一把手”干活时的一幕,那场景让我们印象深刻。当时,“一把手”正站在一段高墙上,弓着腰,一一接过下面工人抛上来的砖。王平感慨说:“农村建房子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看着真让人揪心啊。”据王平介绍,“一把手”是村里有名的建筑大工,一天的工资能达到300元。
△ “缘来有你”民宿位于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的山顶最高处,海拔 1400 米。本报融媒体记者 贺春兰 摄
辞别“一把手”家,我们赶往“甘妹子”民宿的经营者李振华家。给我们开门的是男主人李振华,女主人甘良枝不在,参加省里组织的民宿经营培训去了。
“甘妹子”民宿是今年石屋头村最晚开门迎客的。这是因为李振华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我现在的主要收入就是种地,10亩地一年挣不到2万元。现在50多岁了,打工也不好找活。”据介绍,李振华家的房子改造起来比较困难,三间房需要投入4万元左右。按照湖北省政协办公厅的帮扶政策,最多能有2万元的支持。这样算下来,李振华至少还需要贴上1年的收入。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给李振华做工作,直到王平承诺说帮助招揽客源,李振华才最终下决心。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按照方案要求,李振华家要保证每间房都有独立卫生间比较困难。从镇上到村上,包括王平在内的多位干部到李振华家走访、研究。
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高标准的民宿。和“一把手”家一样,很难想象这么大的工程量竟是由李振华自己一个人在一个月内完成的。
我们正交谈的时候,在省里参加民宿培训的女主人甘良枝托李振华带话给王平:“培训学到蛮多的东西。比如迎送客人、叠被子等。”王平介绍,甘良枝参加的这次培训由省政协办公厅的专项帮扶经费特别支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啊。”王平说。
△图为神农架林区新华镇石屋头村“香桂小院”民宿。本报融媒体记者 贺春兰 摄
我们夜访的第三家农户是民宿“香桂小院”的经营者。女主人是一个文艺积极分子,说起话来嗓音嘹亮。她连珠串似的,用浓厚的方言介绍了家里遭遇的各种磨难。大意是:公公治病、儿子上学,夫妻俩靠种地挣的钱支撑一个家不够用。
夜访三户民宿先行者,颇感农户们此次抉择的不易。这次迈步,对于这群已逾半百、积蓄微薄的人来说,前路可能是风险是重压,也是生命中鲜有的转机与希望。他们不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也不乏创造美好生活的坚韧:为了给客人创造更舒适的条件,男主人一挑一担完成了内外考究的装修;女主人张罗着十多位客人的一日三餐和房间洒扫。
今天的他们,迈出了艰难却也令人骄傲的一步。
多位农户告诉我们,他们将在明年继续扩大民宿的经营规模。显然,大家看到了日子红火起来的希望。
当着我们的面,农户们真挚地向王平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投去感激的目光,湖北省政协被他们一再提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夜访民宿先行者,我们感受到了正在澎湃着的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策划统筹:贺春兰 李木元
记者:贺春兰 李佳珊 李玉祯
视频剪辑:李玉祯
文字编辑:杨伟伟 杨智嘉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