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排序第一。
在12月21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在演讲过程中强调了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性。
CWM50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建议,未来的居民消费增长主要来源于服务业,不能过度地依赖于制造业的投资,需要将服务业做大做优做强。
为了更好地达成政策目标,白重恩认为,除了关注居民直接消费这一狭义指标,还需要关注公共支出中的民生支出指标对居民带来直接福利的消费,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若在统计上不将其纳入居民消费,就可能忽视了公共支出中的民生支出指标。而将民生支出纳入居民消费统计,则能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福祉。
“为了实现狭义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提升,就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这个目标应该提升,但提升多少?”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白重恩表示,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大概是58%。但是一些被认为居民福利非常好的经济体,比如说北欧的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0%左右。
这背后体现出增加居民福祉的两个不同渠道:居民的直接消费支出以及政府支出中支持民生的部分。孰优孰劣还需通盘考虑,不能偏废。
“如果只看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可能就忽视了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公共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的倾斜。按照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以及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不断提高判断,那么北欧的那些国家就是不及格的,但是这样的判断标准是否是对的,我们还需要倾注更多地考虑。”
在这样的视角下,白重恩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政策目标能否是宽口径的居民消费。“把居民直接花钱买的消费和政府的民生支出加总起来,这样一个指标是更加合适的政策目标。”
关于政府的民生支出的提升建议,白重恩认为其中教育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面向。当前中国教育支持占GDP的比重和全球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然不高,其中最大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教育、托育以及医疗等方面。
白重恩首先提到了农村和农民工子弟受到的教育质量问题。“如果不能提升这部分居民的教育水平,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就会非常困难。教育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起点之一,如果不能在起点上为全体居民提供比较公平的机会,未来也产生很大的问题。 ”
其二是学前教育。目前3至6岁幼儿园的入学率达90%,但是居民在这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对于幼儿园质量的担心较多,这方面还需要有更大的投入。
入托率方面也需要有所提升。当前0-3岁的入托率是6%左右,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入托率约为35%。从教育的质量上看,白重恩提到,若能把入托率,特别是对于教育素质较弱家庭的入托率提升,相信对于全民教育的增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将入托率从6%提升至30%,则需改善托儿所的质量,让居民更加放心地去使用。同时增加家庭的支出。
根据白重恩的测算,如果幼儿园的学费都由公共财政支出负担,需要GDP的0.2%,如果托儿所的入托率从6%增加到30%,而且每一个入托的孩子每年补助1万块钱人民币就需要GDP的0.12%,加上GDP的0.32%,可以使得6岁之前的孩子教育水平提升,家庭的负担大大减轻,教育的质量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关于医疗,白重恩观察到的问题是,很多在医疗行业创新的企业认为缺乏发展前景。因为很多医疗产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管理较严,尤其是集采造成药品和医疗器材的价格比较低,
“我们发现在这个领域的风投从800亿人民币降到了200亿人民币,对于中国长期发展来说,医疗行业是极其有前景的,医药行业、医疗器材行业是极其有前景的,因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特别匹配这个产业的发展。如果追求更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定价要做这样的限制,是因为我们的支出主要来自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企业的缴费,单位的缴费是工资收入的6%,个人缴费是2%,所以这8%基本上就定了医疗支出的规模。当然也有个人支出的情况,但是不多。”
如果医疗支出的规模就是工资的8%,上下浮动一点,而我们工资收入占GDP50%左右,所以我们医疗支出的规模就是GDP的4%左右,这完全是基本医疗保险,而且是基本职工医疗保险。白重恩认为,这就很难使得医药产业、医疗产业发展起来。
为了发展这个产业,可能就要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但是补充医疗的发展又受到制度的限制,医管局有大量的数据,商业保险公司要获得这个数据非常困难。一个保险公司如果没有数据几乎不可能运行下去。“怎么把这个数据能打通,让更多商业保险公司能够制定比较好的定价的基础,从而使得商业保险能够发展起来,也拉动医疗产业的发展,这可能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