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张张嘴

或者问一问“我下一步要干嘛”

就可以获得AI的陪诊

对于首次就诊者来说

原本需要半天的看病时间

几乎减少了一半

医生输入现病史、既往史

15秒后

一份规范的电子病历已经形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申城多家医院纷纷引入AI技术

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也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疗的便捷

AI陪诊师

让首次就诊时间几乎缩短一半

首次来到医院看病

应该找什么科室?

到了医院找不到诊室

又该怎么办?

今年6月份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了

全市首个“AI陪诊师”

——“公济小壹”

这一系统极大地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

减少了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等问题

该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

上海市一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的

又一次突破

也为患者就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公济小壹”的全流程规划指引

是其“看家本领”

通过这一小程序

患者每完成一个就诊环节

系统会主动提示患者

如何完成下一步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上个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与支付宝携手合作

正式推出AI就医助理“仁小爱”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

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云陪诊服务

这一功能涵盖了

智能导诊、挂号预约

就诊提示、院内导航

报告解读以及健康咨询等多个环节

为患者提供了

从就诊前到就诊后的全方位支持

AI医生助手

病历从10分钟缩减至15秒

在患者问诊到康复的过程中

病历书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书写过程中

经常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出现漏记、误记等现象

不仅增加医生的工作负担

也影响病人的后续诊疗

“机械化的工作耗费了

年轻医生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何举措能够将他们

从重压之下解脱出来

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上海市一医院副院长

眼科中心主任孙晓东表示

为此,市一医院引入

蚂蚁百灵大模型能力

进行提高病史书写效率的创新应用

通过关键信息的给定

语音输入等多种形式结合

自动生成病历

简化入院记录的填写过程

将原本需要5到10分钟的工作

缩减到了15至20秒

显著节省了医生 “敲键盘”的时间

同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

“uAI有爱小山

——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

也成了医生的一位好帮手

它以真实医患对话为基础

通过“边问边写”的功能设计

一键辅助生成入院记录

首次病程录等结构化病历文书

大幅提升了医生病历文书书写的

规范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AI智慧病房

随时待命,回答病患提出的各种问题

走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住院部

随处可见的智能化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病房

床头上的电子卡清晰地展示着

病人的基本信息

每当护士完成

对病人生命体征的检测后

只需轻轻扫一下电子卡

测量数据便即刻传送到后台进行分析

病房门口的物联网设备

与病房内的各类设备相连

实时收集并传输各种数据

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病人管理信息

智慧病房的建设

使护士们的工作

步入了“无纸化”时代

多个平台的信息集成

显示在护士站的屏幕上

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管理情况

一目了然

在交接班时

系统会自动列出

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

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

此外,智慧病房还通过物联网技术

实现了输液监控、自动消杀等功能

当输液量还剩5毫升时

系统会自动提示护士进行更换

避免了患者频繁摁铃呼叫的烦恼

同时,自动消杀机器人

也在医院内忙碌而有序地穿梭

执行消毒任务

为患者提供了

一个更加安全、卫生的就医环境

除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外

AI智慧病房还注重

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不少医院还引入了AI数字人

随时待命回答病患提出的各种问题

提升就医体验

有些智慧病房内的娱乐系统

也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帮助他们缓解病痛和焦虑

中医AI

居然也会“望闻问切”

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

一台微型中医四诊仪

静静地摆放在特色诊疗中心治未病科

与传统中医的诊具相映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年轻人专门为它而来

摄像头如同医生的眼睛

先后对患者的面色以及舌像进行了采集

紧接着

AI又分别采集了患者的左右手脉象

随后,屏幕上的AI系统

如同日常中医一般

根据患者的舌象、面色等信息

结合海量中医古籍

与现代医学数据库的知识

迅速生成了一份详细的体质分析报告

不仅包含了

患者的体质类型、易发疾病等信息

还为患者量身定制了

一套个性化的养生建议

事实上

“人工智能+”医疗场景

还有许多潜在空间值得开发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日前发布了一系列概念验证项目

包括数字中医人、经络导航机器人

数字火罐、火龙罐机器人

覆盖数字中医、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未来,AI将融合

大模型、模式识别

深度学习、智能算法等技术

按照‘辨证论治’的中医理念

联合专家建设

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知识图谱

打造机器人‘大脑’”

七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AI医生

加速优质医疗的下沉和均衡化布局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超声诊断已率先得到AI加持

一台比魔方稍大的盒子

与超声检查设备连接后

能自动对甲状腺影像进行分析

完成结节检出、定位、测量

并给出良性恶性分类

对超声人才严重短缺的偏远地区

和基层医院来说

这个“AI魔方”及其算法

有望加速优质医疗的下沉和均衡化布局

这台“AI魔方”是瑞金医院

以产学研模式自研的

项目牵头人

瑞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周建桥表示

大约10年前项目酝酿时

AI远未像今天这般火爆

“医生不仅要会看病

更要拓展思维广度

感知时代的节拍

这样才能迎来革命性创新”

未来,医学人工智能

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上海市作为

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

将在这一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 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

点亮点赞、在看

期待医学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