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儿女们的反对,和妻子一起离开了家,此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这对夫妻的音信。10年后,朱敏才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失踪的原因。
对于贵州的偏远山区的人们来说,朱敏才和孙丽娜是两位好老师。
2005年,两人带着自己的家当,经过长途颠簸后,来到了阔别已久的贵州。朱敏才出生贵州,曾经在贵州大学读书,但因为几十年没有回来,他对这里也感觉十分陌生。
当时两人都已经退休,年龄很大,即便是老师,在这个年纪也退居二线了。因此,虽然感动于两人愿意来偏远地区支教,可贵阳市的相关部门还是拒绝了两人。
但真正办学艰难的学校根本不会在意这一点。朱敏才两人将自己的意愿告诉媒体,望谟县的教育人员得知两人有意愿在山村支教后,立马就打电话发出邀请。在后面的交谈中,对方问朱敏才夫妻:“您二位都退休了,是在家里享福的年纪,怎么想到要来这里教课呢?”
不是他们妄自菲薄,而是偏远地区的条件本就不太好,很多年轻人来了又走,留不下老师。朱敏才就说:“在电视上看到咱山区这边教育艰难、师资紧缺,实在坐不住。恰好妻子还想接着教书,我俩就过来啦。”
说得轻巧,但朱敏才夫妻对支教的艰难有着清晰的认知。可是为国家为社会工作了半辈子,就算是退休了,两人也闲不下来,总想要接着奉献自己、燃烧自己。如果就因为到了年龄就什么也不干了,那跟直接入土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朱敏才就是贵州人,他知道走出去有多艰难。以前他东奔西走,常年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里,对这边的事情并不了解。但自从那天看到电视节目后,他就牵肠挂肚,再加上孙丽娜也有这个意愿,两人自然一拍即合。
朱敏才、孙丽娜二人都是干脆的性子,这件事又宜早不宜晚,两人决定下来后就立马开始收拾行装。他们的儿女得知两个老人竟然想去支教,直接反对起来,说:“支教环境多困难啊,你们身体受不了,万一出什么事呢!不能去!”
但朱敏才夫妻可不会听儿女的话,他们打包好行李,带着自己的积蓄,趁儿女不注意,连夜从北京坐车赶往贵州。
来到这里支教后,他们辗转望谟、贵阳、兴义和遵义等地区,几所学校都办得非常艰难。尤其是兴义市的尖山苗寨小学,在他们来之前只有一个老师,就连基础课程都上得断断续续的,孩子们汉语都说不清楚。
但朱敏才夫妻并没有畏难情绪,他们留在这里后,仔细教孩子学汉语,从生活习惯到思想品德,从基础课程到音乐体育,涉及方方面面。
朱敏才和孙丽娜在授课的同时,也在试图真正改变这里的环境,让学校不再孤立于大山。他们摄影、录像,向外界宣传,也向外募集物资,他们一次次联系其他的学校,打消对方的顾虑,进行学校的联合活动。
他们一点点给这些苗寨孩子们打开了世界的窗口,让他们不再局限于一座山,一个聚落。
刚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只是想着让孩子有学可上就可以了。可是在这里呆的久了,他们又想要再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两人人老心不老,满是斗志地在山区教学,反倒比刚退休那会儿更有精神了。两人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苦,也没有想过离开,靠着自己的退休工资生活,就此在这里扎下了根。
虽然在贵州支教生活中,两人做得热火朝天,可对于远在北京的同事、领导以及儿女来说,却完全没有听过他们的动静,也没有两人的音信。
他们的儿女当初上大学,因为两人的意愿,以及生活和工作,也没办法远赴贵阳去看他们。他们有一会还在教课时,接到孩子的电话,才知道自己孩子已经结了婚,想要过来贵阳探望。至于孙辈,他们一面也没有见过。
长时间的教学工作让两位老人的身体不堪重负,在2012年的时候孙丽娜还专门去北京治病,那几年每年都要去看病、买药,朱敏才身上也有高血压等病症。但他们不想走,也不能走,即便眼睛都看不见字了,孙丽娜还留在山区学校,做一些辅助工作。
直到2014年10月,朱敏才在教课时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他曾经在外交部门的朋友才得知了这对夫妻的事迹。朱敏才抢救过来后,他的朋友对他竖起大拇指,说道:“不愧是你!”
2015年,两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2年,朱敏才去世时,还签下了遗体捐赠书。
夫妻二人一个是驻非洲的外交官,一个是英语教师,退休后却化身为山村支教者,教课十年,为祖国发挥余热。他们的事迹令世人崇敬,他们的精神也有世人传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