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今天,有着560多年历史的先农坛庆成宫首次向公众开放。至此,北京先农坛建筑群全部揭开面纱。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随着庆成宫的开放,位于永定门内大街上的先农门也随之打开,这是600多年来,先农坛第一次让公众从先农门进入。
12月21日,庆成宫开放首日迎来观众参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庆成宫作为先农坛建筑群里面规制最高的一组建筑,也是先农坛古建筑群的最后开放的一个建筑群。薛俭介绍,庆成宫原名斋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农前斋戒的场所。清乾隆二十年(1755),对其连廊与墙体进行改建,形成现有格局,并更名为庆成宫,成为皇帝祭享先农、亲耕耤田礼成庆贺之所。
庆成宫建筑群坐北朝南,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外宫门、内宫门、正殿、后殿,两殿中间院落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配殿。正殿、后殿的屋顶为皇家建筑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梁枋采用金龙和玺彩画,窗花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图案,殿内装饰采用团龙图案天花,处处彰显明代皇家建筑的气派。
庆成宫殿内装饰的团龙图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说,庆成宫所在的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点之一,也是申遗时各遗产要素中与历史风貌差异最大的一处。之前部分区域长期有居民居住,腾退任务重,难度非常之大。这也让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建鲜为人知。
薛俭透露,此前居住的居民来源复杂,历史久远,部分建筑产权不明。北京西城区采取多项创新机制,让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还原了文物建筑,按时完成了文物建筑的征收腾退工作,为后期的非文物建筑的拆除,文物修缮、环境整治,恢复历史风貌奠定了基础。
2023年8月,在国际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过程中,先农坛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
北京市有明确要求,中轴线上的文物场所要尽最大努力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文物古建之美,感受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先农坛的整体开放就是力证。薛俭告诉记者,许多古建筑爱好者曾想一睹宰牲亭的真容,那是“明代早期官式建筑的孤例”,2023年7月18日,它的神秘面纱被揭开。2024年4月18日,移建200多年的神仓院落也向公众开放。
如今的庆成宫,将打造为城市文化会客厅,不断提高活化利用水平。在今天的开放活动上,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同相关文化企业签署IP授权协议,委托有关文化公司进行庆成宫文化创意的开发利用。除了销售文创产品,庆成宫还将举办数字展览和文化活动。
12月21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同相关文化企业签约开发庆成宫IP。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据悉,由于庆成宫地处先农坛外坛区域,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的内坛区域暂时不能联通,目前采取分区验票的形式进行参观,游客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票可参观包括庆成宫在内的古建馆所有开放区域。参观庆成宫的观众可在先农坛的东门(先农门)外线下售票处购票,或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官方平台线上购票。
薛俭表示,未来的规划中,古建馆将和庆成宫区域打通,先农坛的内坛和外坛会连成一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