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聪明人真是天纵

撰文、做人、做官无一不精通圆融

有个甘肃人,在《鹿鼎记》里表现得极其圆融通达,堪称官场老翁。

在他获罪去官后,江南士人主动为他集结出版作品,所评甚隆。

在其老家,则在特殊年代不被待见,后人甚至不敢拿出他的作品。

这样的人物,自然归于尘烟。

不过,江南士人金庸一直记着他,在《鹿鼎记》里给了他许多镜头,且颇为正面。

钦差大人韦小宝到扬州视察,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没文化、丽春院里长大的。拍这种人物的马屁,雅不起来,但又要政治正确,难度陡增。

  • 第一幕镜头对准韦小宝:因为丽春院旧事,韦小宝与禅智寺有仇,此番衣锦还乡,自然要报复,便要将禅智寺的芍药花拔了喂马。

  • 第二幕镜头对准官员:要是我,怕是心里反对,嘴上不敢说,干脆就不吭声。但当着一众省部级干部的面,地厅级的扬州知府吴之荣不但支持,还逢君之恶,为领导的王八蛋决策用辩证法强行解释,说《本草纲目》就讲芍药去瘀活血,喂马最好,马匹吃了能奔驰如飞——这也是常见的官场马屁精,可能会让领导一时爽,但万一因此惹出事来,是会坑了领导。关键是,领导可能仅仅是想以此试探一下大家的忠诚度,并不是真的要怎么样。这场考试的难度,委实不低。

  • 第三幕镜头对准慕天颜:北宋四大名士一起在扬州看芍药,最后都当了宰相。领导啊,芍药这玩意象征升官发财,将来您要当韦王,这芍药也算报喜有功,咱留着吧——这是对领导真正的忠心,不助纣为虐,就是挽救领导。

小说里还有其他一些镜头,比如他作为副省级的布政使,不抢督抚的风头,想方设法让他们也在韦小宝面前露一手。

你看,他既有官场的八面玲珑,不像海瑞那样完全不变通,到最后就是死磕,博了清名,却成不了事;

又有做官做事的底线,不做恶,不同流合污。

都说秦风凛冽,秦人做事凛然而不通权变,慕天颜简直就是个典型的江南士人。

就在他第一次得罪去官后,心怀感恩的江南士绅们就辑录和刊印了以慕天颜兴利革弊大事为内容的《兴革事宜略》;复官后,慕天颜又应他们的敦请刊行了历年奏稿,并请德高望重的江南籍大学士宋德宜、状元归允肃等作序,可见人心向背。

这样的好官,包括金庸在内,江南士人能不感念么?

查慕天颜祖上为辽西鲜卑族人,复姓慕容,后裔有到平凉为官,遂家静宁。

顺治十二年,慕天颜进士及第,遂出任钱塘知县(现杭州)。

知福建兴化府时,奉诏出使台岛招抚郑经。虽功败垂成,但详细记录了沿途地理,为后来的军事收复提供了导引。

后任湖广上荆南道、江苏布政使,在征吴三桂时,慕天颜督造战舰,因功加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

康熙朝升任江宁(现南京)巡抚后,整顿赋税,登记钱粮,编制了钱粮交代册,康熙帝大加赞赏,并令地方官员仿效。后出任湖北巡抚、漕运总督。

结果,他力主疏浚,修筑高家堰,未被采用,夺职、下狱。经反复申辩,康熙帝念其造舟济师之功,给予免释,后卒于苏州吴县寓所。

这样一位江南、甘肃同念的士人,竟因他是旧官僚,一些遗留作品,后代不敢轻易示人。

2022年初,有甘肃省领导在平凉视察时,说了几句慕天颜治理江南的卓著政绩之类的好话,当地重视起来,托付给当地媒体人、文联主席李世恩和李安乐完成,要为两百年前的这位先贤立传、出文集。

可是,不仅后人保存不完整,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处有关慕天颜的作品也不完整。尤其是从国家图书馆网购的慕天颜系列著作,缺页和漫漶之处甚多,仅可以当作互证的参考资料,而难以作为录入的母本。

最终,此事又回到江南。

李世恩与家传编辑部早有神交,至今不曾谋面,但心意相通。他发来求助信息时,浙江图书馆正在搬新馆,作品都已打包待运。但李老师催得急,朱子一就去盯,最终拆箱找到2015年5月台湾影印《稀见清代四部辑刊》收录的道光版《慕中丞疏稿》和《兴革事宜略》。

甘肃当地媒体对此报道说:「虽然未曾谋面,但得到了家传创始人朱子一教授的热情回应。朱教授即刻联系杭州图书馆彭喜双博士,施以援手,在浙江图书馆为我们拍摄了1500多页,使清版慕天颜著作悉入囊中,是为“雪中送炭”。」

同时,彭喜双博士还帮忙搜罗到散落各处的慕天颜部分佚文以及林则徐《 <慕中丞疏稿〉序》手稿图片,是为 「 锦上添花」。

「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对这些珍贵资料和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全部免费,不收分文,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文化情怀和难得的共享理念。」

其实,联合创始人韩馨儿也去拍了, 她看了报道说,这有什么好收费的呢,这样的免费活,我们干的何止一桩两桩。

昨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了《慕天颜集》首发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恩说:「慕天颜是江南名宦,也是陇上乡贤,不同的身份,一样的情怀。其著作的前两次刊行,是江南人民为甘肃杰出人物树碑立传;而本次出版,则是平凉人民为江南等地奉献了一部难得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慕天颜及其著作,是平凉乃至甘肃与江南等地的友谊见证,也是加强交流合作的最好媒介。」

不得不说,无论为人的通达,还是做事的周全,以及文采风流,慕天颜可能真的是甘肃人中的「天花板」。

我写了300多部家传,发现许多成功者,其祖辈要么是读书人、绅士,要么是企业家地主。

当然,也有平民家庭出一雄杰,通过读书等方式逆天改命,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举凡发达国家,学生入学先讲家传,次学国史,为的是真正认识自己。

人是意义的动物,讲述关于我们的世界、关系和自我的故事、写作家传,是人类创造意义的基本方式。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和传承家庭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