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

2024年度

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创新案例名单

青何村成功入选

全省“队伍建设类”创新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昌镇青何村四面环山,风景优美,下辖原青何、龙峰、民政三个自然村,距永昌镇3.5公里,交通方便。青何村有着1500多年的建村史,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昌镇青何村

近年来

青何村先后入选

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

浙江第二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

2020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什么?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指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至少1个必备公共文化场馆和2个以上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设施总量不少于3个),享受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其地域范围内约为居民住宅辐射半径1.5公里左右。

可以说“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将居民的学习、生活、休闲、交流等需求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个“文化聚落”。

青何村这个“文化圈”里有些什么呢?青何村人文底蕴深厚——

一街:孝福老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何村老街

据史料记载,青何村老街依傍新临古道——新登与临安的必经之路建造,形成于明嘉靖年间,从青何桥(旧称甘桥)至林家埠,全长300多米。近年来“复活”的孝福老街,街中央矗立着一座周孝子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周孝子祠建成后,每年农历三月三,青何村都会祭拜周雄孝子、举行庙会、演习酬神、开展商贸集市、走亲访友,老街热闹非凡。青何村非遗馆是孝福老街上的“宝藏”资料库,由村民朱天元捐赠自家老宅而建。

一艺:青龙潭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桥上舞青龙

青龙潭旗(俗称兜水龙)是青何村“五艺”之一,自清末延续至今,在2013年被列为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还藏着众多“宝藏”:树龄150年以上的名木古树有70余棵;玄帝庙、许公祠等殿庙祠厅有10余座;保存完整的旧家谱有翁氏、钟氏等7套;古石桥有日新桥、下许桥等8座。

一园:百诗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何“百诗园”一角

“雁涵秋色清洁口,鸦带斜阳古渡头”“村店几家开晓市,行人一路听晨鸡”……2021年青何村百诗园开园,集中展示了青何村朱、何、李、钟、翁、林、周等九姓旧家谱中选辑的近百首古诗词。

青何村一村干部介绍,村里的文艺队伍特别活跃,从2020年开始,村里组织了义演队,义演队和丈母娘共同编排节目,主题根据当下时势,结合当地特色,如五水共治、宣传垃圾分类(创卫生强镇)、越剧新唱“永昌三宝”等,宣传永昌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

青何义演队到富阳各养老院和行政村开展多次义演,受到好评。义演队成员撰写“青何美”歌词并请人谱曲,在富阳区“家在富春江”村歌大赛中获奖;义演队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作品代表永昌镇参加区级各类比赛,先后获得4个金奖、1个银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何义演队不仅在本镇积极参加各类义演活动,还会到周边乡镇去表演自创歌舞、情景剧等。青何村广场上有一个改建的“移动文化礼堂”,安装有电子大屏,义演队骨干成员们会在广场上带领妇女们跳广场舞。

2023年12月,由一群热爱生活、会做美食、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妇女组成的“青何嫂子”共富工坊成立。“青何嫂子”不仅助力物质共富,更注重精神共富——

⊙开展传统美食教学、家风家训课堂、志愿服务、关心困境儿童等孝福活动,还承接儿童研学相关内容;

⊙结合党的政策、清洁家园、清廉文化等主题,创作10多个文艺作品,通过小品、快板、越剧、舞蹈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村民精神共富。

我们生活在这里,感觉非常幸福。”青何村一村干部自豪地说,青何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居,欢声笑语的老人,所见皆是诗意乡土之音……在“一步一景”中散发着独特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