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一个在白宫门前耀武扬威已久的人物,被称为“中国未来十年的强劲对手”,他即将离任,但似乎还是不肯消停。临走前,他不断地在耳边唠叨,仿佛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续写未完成的“剧本”。话说回来,当一个人离别之前总会有些感伤或紧张,这时候他们往往更具攻击性。而沙利文似乎完全符合这个描述。据观察者网报道,沙利文在接受澳大利亚智库采访时,他一再高调谈论中、俄、伊、朝四国的关系,警告中国“该做个选择”。
他这样的言辞像极了一场政治脱口秀,有些人可能还真被他的“表演”给吓住了。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秉持不结盟战略,基础雄厚,又何须依附于哪个阵营?如果非要按他的逻辑走下去,那只不过是美国计划中的一环,把中国逼到孤立的圈子里,以便更好施加压力和包围。
实际上,沙利文深知俄伊朝等国家的联手让美方感到不安。他所展现的政策,无非是想扩充自身的防御力量,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状况做好准备。哪怕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改变了方向,美国的遏制政策也不会因此而放松,只会计较得更紧。听起来就像是一出“美国不想输”的“官场斗争”。
而另一边,特朗普的上台给这出戏增添了更多变数。正如有报道称,特朗普很可能与拜登政府采取完全不同的对乌克兰政策。老实说,如果乌克兰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光靠欧洲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还真不一定撑得起整个局面。因此,随着特朗普即将接管权力,白宫对乌克兰的态度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而恰逢其时,欧盟也出来凑热闹,不仅在俄罗斯问题上对中国实施制裁,还把“中国帮俄罗斯”作为理由,这种做法简直与沙利文的“演讲”相辅相成。
这种“群殴”战术看似凌厉,实则不难识破。沙利文和欧盟的策略就是美欧联手,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色施压。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中国与俄罗斯划清界限,从而帮助美国赢得这场地域冲突。然而,现实总是鲜明地与期望对立。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而美国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在去年的一份全球外交实力指数中,中国已超越美国,在亚太地区更是大幅领先。因此,想用威胁的方式把中国从俄罗斯等国的朋友圈拉离,显然是异想天开。
就实际影响而言,拜登政府试图用这种方式在国际事务中取得胜利,留下“功德圆满”的形象,然后体面的卸任,但这种算盘能否如意?我看大可不必操心,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风怎么吹,树还是那棵树。中国既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折腰,也不会轻率对待自己的核心利益。事实证明,各国对中国的经济合作需求远超美国的制裁。英国工党政府就已开始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希望以更实用的姿态改善双方关系。
沙利文的种种言论不过是为盖棺定论前挣扎几声罢了。可以预见,即便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展开更多外交接触,结果也不见得能有所改观。这根本问题在于美国本身的战略眼光出了偏差。企图把中国逼进墙角来成就自己的所谓“伟业”,无异于拿着鸡毛当令箭。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如果想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位置,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角色与策略,而不是一味指责或威胁他人。
所以,沙利文先生,这场政治游戏你玩得很精彩,但你得明白,在全球化浪潮中,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只有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才能真正长久持续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