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亚洲,法院正在审理一桩谋杀案。
被告小胡子,被控在一年前的雨夜,因感情不和,杀害了自己的女友。
为了判断他是否有罪,法庭召集了12人组成的陪审团。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与案件不存在利益关系,理当做出合理的裁决。
其中的二号陪审员,就是我们的主角小白。
他是一名杂志撰稿人,第一次担任陪审员。
妻子即将临盆,又因去年曾经流过产,而被医院认定为高危产妇。
小白理应陪伴在妻子身边。
可法官认为,担任陪审员只会占用小白的工作时间,坚决要他留下。
毕竟陪审员不只是权利。
也是美国每个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检方的陈述中,小胡子驾车追上女友,用钝器将她殴打致死。
随后推下石桥,企图毁尸灭迹。
检方代表菲姐,也是本片女主。
她正在竞选地方检察官,但是支持率和竞争对手相差无几。
由于她主打的政策,是维护女性权益。
如果菲姐能顺利地将“杀妻案”的被告送进监狱,支持率绝对能上升一大截。
地方检察官的位子,也就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她一开始就认定,小胡子绝对是凶手。
为了她的仕途,小胡子也必须是凶手。
对方的辩护律师老艾,是菲姐的同学兼好友。
可是在法庭上,却丝毫没留情面。
尽管酒吧里的顾客,都看到了小胡子和小肯的争吵。
尽管有证人录了视频,证明小肯离开后不久,小胡子也驾车离开。
但并不能证明他开了多远,去了哪儿,有没有追上小肯。
小胡子也矢口否认,自己追上了小肯,而是转道回家了。
更何况,他和小肯的关系十分融洽。
案发当晚,小肯还录了一段视频,看上去她和小胡子的关系非常亲密。
小胡子又怎么可能杀她呢?
当时下着大雨,小肯穿的是高跟鞋。
没准是她自己失足坠亡呢?
然而法医的尸检报告,驳回了老艾的猜测。
因为小肯的死因,是后脑颅骨骨折。
落地的姿势和位置,也证明她是被一股力量,从身后推到了桥下。
双方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却没注意到陪审团中,有一个人已经小脸煞白,冷汗直流。
正是我们的主角小白!
随着案情逐渐明朗,他惊讶地发现……
自己才是这起谋杀案的真凶!
案发当天,小白也在那家酒吧,正经历着失去孩子的伤痛,无暇管别人的闲事。
返程途中,路灯昏暗,暴雨遮挡视线。
正当他走神,看妻子发来的短信的时候……
“砰!”
小白似乎撞到了什么东西。
车灯粉碎,车身凹陷。
但是车前却空无一物。
小白只当是撞到了驯鹿,一走了之。
难道那晚小白撞到的,其实是死者小肯?
起初,小白想过自首。
可律师朋友告诉他,他有酗酒史,还曾酒驾出过车祸。
案发时,又刚从酒吧出来。
即便小白没喝酒,检方也会认定他醉驾。
即便他自首,也要面临30年以上的刑期。
妻子即将临盆,孩子快要出生,他实在走不开……
一个关键证人的出庭,让小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家住案发地附近的大爷,说他亲眼看见一个男人,在案发时间下了车。
检查四周以后,就驾车离开了。
他描述的种种行为动作,都和小白一模一样!
万万没想到,大爷指认的人不是小白,而是小胡子!
陪审团评议阶段,12个人里有10人都认定小胡子有罪。
小白心乱如麻,不愿意让一个无辜者蒙冤。
而另一位退休警探,则认为警方断案过于草率。
除了小胡子之外,他们甚至没审问过别人。
说小肯是被钝器打死,却没找到凶器。
这时候有人灵机一动——没准她是被车撞死的?
警探顺着这个思路,通过人脉拿到了案发后几天,附近所有汽修店的单据。
从中筛选出了15辆车,小白的车赫然位列其中!
但是陪审员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判定被告是否有罪,无权私自调查。
作为唯二没投票的陪审员,警探把小白当“自己人”,将报告交给他。
岂料小白故意将报告掉在地上,引起法警的注意。
尽管车辆维修资料被法官保留,当作新的证据。
但警探被逐出了陪审团。
他承担了全部责任,试图牺牲自己,保全小白,让他继续查下去。
尽管小白不想查,但陪审团的思路被打开了,往车祸的方向继续推理。
刚好团队里有个医学生,通过尸检报告,佐证了车祸的可能性。
没错,一个大三学生,技术比警方的法医还高……
但是陪审团里,也存在反对的声音。
老黑根据小胡子的纹身,认出他是某臭名昭著的黑帮的成员。
而他的哥哥,恰好被这个黑帮害死。
所以老黑认定,小胡子肯定不是啥好鸟。
反倒是小白,替小胡子说起了好话。
他想得挺美——
只要陪审团不是全票通过,小胡子就不会被定罪,甚至案件都会被撤销。
这样一来,他和小胡子就都不用坐牢了。
然而此案社会关注度极高,公众都等着结果。
甭管结果是什么,这案子必须有个结果。
由于陪审团迟迟不能给出答复,法官干脆带着他们去现场。
他们先去了酒吧,小白不敢跟酒保对视,生怕对方认出他一年前来过;
接着又去案发地,小白更是魂不守舍。
种种异常行为,引起了老黑的注意。
但他根本不在乎,甚至有意帮小白隐瞒,只想把小胡子那样的人渣送进监狱。
最终陪审团给出了裁决,判小胡子有罪。
小白因妻子预产期临近,而未能出席。
母子平安,小白拥抱幸福生活。
而无辜的小胡子,却因莫须有的罪行,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小白怀着愧疚的心情,出现在旁听席上。
亲眼确认小胡子被判无期,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可小白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菲姐拦住。
前不久,菲姐被朋友老艾一顿嘴炮输出,心态发生了变化。
突然放下了仕途,追寻起真相。
她询问证人大爷,发现他根本没看清凶手。
之所以出庭作证,只是受警方的刻意引导。
顺便满足自己“被人需要”的错觉。
菲姐又违反规定,私下和被告小胡子见面。
亲眼确认了对方的状态,她才终于怀疑凶手另有其人。
结合警探的调查结果,菲姐又进行实地勘验。
发现驾驶小白车辆的人,有一定的嫌疑。
她顺藤摸瓜,找到了小白家,小白的妻子接待了她。
由于妻子婚后没有改姓,菲姐竟然没发现她和小白是两口子。
*身后就是夫妻合影
而且妻子矢口否认,一年前的案发当晚,小白去过酒吧。
要说有啥意外,那就是回家途中,撞到了一头鹿。
审判日这天,菲姐终于将线索串联,猜到小白才是真凶。
她找到了小白,却最终还是将他放走了。
菲姐顺利升任地方检察官,小白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但是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电影,往往都有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于是“正义”敲开了小白的大门。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这部电影叫《二号陪审员》
是94岁高龄的导演伊斯特伍德,电影生涯的收官之作。
他是戛纳和威尼斯两大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你一定看过由他主演的“镖客三部曲”
凭借1992年的《不可饶恕》,和2005年的《百万美元宝贝》,两度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廊桥遗梦》、《萨利机长》、《完美的世界》……
这些佳作,也全都出自伊斯特伍德之手。
自《百万美元宝贝》之后,伊斯特伍德就热衷于讲述暮年英雄的故事。
拯救别人的同时,也尝试跟自己和解。
照理说,作为生涯最后一部作品,《二号陪审员》也应该一以贯之。
万万没想到,它和伊斯特伍德以往的作品,全都背道而驰。
首先,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犯罪。
只有一场误杀,和一次误判。
故事节奏有些过于平缓,就像一杯温开水。
能喝,但没什么滋味。
主角不是英雄,而是杀人犯。
人性、情感和良知的来回拉扯,复杂的内心纠葛,取代了英雄迟暮的无奈。
除此之外,本片的元素也非常丰富。
仿佛是一位垂暮老人,想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讲完自己传奇的一生。
有刑侦推理——退休警探和地检助理,分两条线调查案件真相。
陪审员化身名侦探,替尸位素餐的警察破解谜团。
有悬疑反转——真凶的身份在反转,案件的过程也随着证人登场,而反转不断。
至于悬疑,导演直到最后,也没告诉观众:
小白那晚撞到的,究竟是死者小肯,还是一头倒霉的鹿。
有争锋相对的庭审——菲姐和老艾,站在不同的立场,寻找对方的漏洞。
又要使劲浑身解数,打动陪审团。
他们的争锋,甚至带到了法庭之外。
利益和正义、立场和真相,孰轻孰重?
还有精彩的人性博弈——陪审团的人员设置,是对《十二怒汉》的全面致敬。
老黑根据刻板印象给人定罪,像极了“10号陪审员”;
而认为警方侦破有漏洞的退休警探,则对应了“8号陪审员”。
就连为了博取关注,而胡乱作证的目击者,也被照搬过来。
但是两者的内核,却截然不同。
伊斯特伍德似乎想通过陪审团的争执,表达对该制度的不屑。
陪审团制度,并不指望陪审员们,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评判。
而是让12个偏颇的观点对冲、拉扯。
最终得到一个,能够让舆论满意的结局。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司法,公正是第二位,民意才是第一位。
建立在陪审团制度上的司法体系,甚至是美国崇尚的所谓人道主义、自由主义。
则更加的虚伪,不堪一击。
尸位素餐的警察,撒谎成性的政客,不知变通的法官。
他们联起手来,催生出一桩桩一件件冤假错案。
这样的制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用电影发出的最后一次追问。
恐怕永远得不到解答。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