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向我国购买东风导弹,在谈判桌上,中方代表伸出一个指头,沙特马上激动地说:“好,一亿美元一颗!”听此中方震惊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一点沙特深有体会。作为世界上的石油大国,沙特靠石油积累了巨额财富,这无疑成为许多人惦记的对象。
“除了钱什么都没有。”这句话用在沙特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他们有花不完的钱,但是工业发展得并不好,军工产品是沙特急需的,导弹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护国神器。
20世纪70年代,处于冷战中的美国与沙特达成协议,把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也就是后来俗称的石油美元。
作为交换,美国为沙特提供军事保护。看起来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但美国人的嘴里没什么实话,他们所谓的军事保护一旦动了真格能不能派上用场谁也不知道。
更何况沙特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心位置,那个地方因为宗教因素和政治问题战争不断,沙特与以色列还有伊朗的关系都不太好,宗教派别的不同造成他们的思想很难统一。
导弹是国防的根基,尤其洲际导弹,它的射程越远,在国际上就越有话语权。然而这恰恰是沙特最为欠缺的。
当时世界上能生产导弹的有苏联、中国、美国还有欧洲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都是美国的狗腿子,因此实际上对导弹有完全支配权的只有中、苏、美三个国家。
沙特想要购买导弹的心思越来越强烈,他们最先考虑的是美国这位盟友,于是跟美国表明想要购买导弹的意愿。
对于这个请求美国表现得很冷淡,他们认为沙特是美国的盟友,美国会给你们提供军事保护,不需要自己拥有。
这话听着有些耳熟,当初我国研发原子弹时苏联也对我国说过同样的话,但我国认为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因为这样的坚持才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核国家,从此挺起腰杆子。
况且,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极为密切,更有甚者把以色列比作美国的爹,以色列与沙特的关系本来就不好,一旦美国向沙特出售导弹,他们内部矛盾也很难平息。
那么苏联有没有可能呢?答案是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苏联与美国处于冷战时期,不可能出售导弹给美国的盟友,况且当时的伊朗与苏联的关系不错,换句话说苏联面对的问题跟美国也差不多。
综合考虑后,中国成为沙特的唯一选择。不过沙特还是有着顾虑的。第一,中国的导弹好不好用,毕竟就当时而言,中国的科技落后于苏、美两国,导弹能不能达到预想的威力还是得问号。
不过这种顾虑很快就打消了,沙特经过多方面分析,中国在更贫穷更落后的60年代就能独立自主地研发出原子弹,中国的国防工业是值得信赖的。
第二,中国会不会狮子大开口。那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处在苏、美冷战漩涡中国际贸易不畅通,加上科技还不足以让资源变现,简而言之那时的中国是贫穷的国家,沙特担心中国会因此狮子大开口。
当时沙特还没有跟中国建交,他们尝试性与中国取得联系并表达购买导弹的意愿,中国的答复是选择性同意。
就这样,1987年,时任沙特第二副首相苏尔坦亲王踏上中国的旅途。这次中国之行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很快他心中的顾虑全都烟消云散。
当时中国军工产品出售非常少,尤其是东风导弹这种大国重器,面对远道而来的买家,中国展现出十足的诚意,把东风导弹的性能完全体现出来,苏尔坦非常满意。
到了谈判阶段,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价格方面,中方代表在谈判桌上伸出一根手指,还没等中方亮出底牌,苏尔坦立马拍板“一亿美元一颗?成交!”
这种土豪式的交易方式令中方代表大为吃惊,当时我国的实际报价是1000万,就这样还怕把人吓跑了,没想到沙特亲王竟然如此财大气粗。
最后沙特斥资35亿美元向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导弹,有了这些导弹坐镇,沙特在中东的腰杆子终于挺起来了。
苏尔坦为何这么痛快地就答应了?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做过一项预算,只要不超过80亿美元都可以答应,结果只用了35亿,苏尔坦认为赚到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