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詹春珮:在一抹深蓝中追光

中国水运报全媒记者 张妮 黄玲 孙木子

岁末又至,勇敢追光的人们,步履不停,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印记,交织、汇聚成时代前进的足音。

你所追逐的光芒是什么——

“是成为时代的引领,是传递时代的声音,是探索无限的可能性。”

话语重千钧,行动更有力。在詹春珮担任“海巡01”轮船长的第一个年头里,她既是“追光者”,同时也是一道光,穿透迷雾,拔节生长。

靠近光 “路是自己蹚出来的”

“各船舶请注意,这里是上海海事局‘海巡01’轮。长江口水域交通流密集,过往商船加强瞭望,谨慎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船巡视。

“黄金水道”长江口航道,是大型船舶进江出海的咽喉要道,百舸争流,每年有约26万艘次船舶途经这里,平均每天700多艘次。“海巡01”轮每个月至少在此巡航2至3次,每次5至7天,遇到紧急搜寻任务,经常是不知归期。

与“海巡01”轮相伴十年间,詹春珮从第一次操纵船舶转向时的“小心翼翼”,到第一次夜间穿行渔船满布渔区时的“提心吊胆”,再到第一次值零点到四点班头时的“日夜颠倒”,见习生、三副、二副、大副……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登,直到成长为“海巡01”轮船长。

每一道静谧航迹都镌刻着坚定的责任——

船舶安全关系着每位船员的生命安全,“船长就是船舶安全的定心丸。”

在詹春珮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船长,亦是她不断靠近的最好的自己。“我们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里的船长,都有自己专属的风格和特长,有的沉稳小心、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刚毅果断。在成为船长之后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努力向前辈‘取经’,坚持不懈地与团队摸索、磨合,常学常新、常悟常进。”

“成为船长,是一个巨大的身份转变,船长是要带队伍的。既要带着队伍跑,也要时时刻刻依靠队伍、想着队伍。”在“海巡01”轮上,记者见到该轮首任船长、现任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姜龙,他是詹春珮最信赖的“师父”。每当遇到困难,詹春珮总会下意识地思考:如果是姜船,他会怎么处理?

“遇到问题时,船长就是全体船员最后的依靠,平时要做好表率,关键时要站得住。”姜龙话语间,对詹春珮充满了肯定与期许。“这一年里,她的成长非常明显,特别是她呈现出的自信和从容,让我看到不断向上的力量。”

相信光 “女性船员会越来越多”

茫茫大海中,每一次极限搜寻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但,信念如种子,甚至能在岩缝中萌生。

“女性船员一定会越来越多。”这是詹春珮想要传递的声音,她认为,进一步拓宽女性在海事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多的包容性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议题。“我们不能被固定思维限制。如今,不管是公务船还是商船、大型邮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船舶在培养女性船员了。”

“我们说她是榜样,而不是天才,正是因为,她只是一个学航海专业的普通女生。所以才会有了一个詹春珮,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她探出的这条路,会让更多的女性看见并相信从事航海事业的可能性。”姜龙说。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现任“海巡01”轮三副的邢蕊,是一名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不久的女生,怀有“航海梦”的她毕业后一年后来到“海巡01”轮上见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修作业中。

“我选择上船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航海情怀,也是听说了‘詹春珮’这个名字。”邢蕊对记者说,“她的经历让我相信,我的‘航海梦’也有成真的可能。对我来说,她是榜样,是真真切切在身边的、看得见的人,她走过的路我也能走。”在船上见习期间,邢蕊也会学着“榜样”的经验,每当晕船时,也依然坚持待在最摇晃的驾驶台上“以晕治晕”。

“她是一个敢想敢做、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具有强大内核的人。”这是邢蕊眼中的詹春珮,“当然,现实生活中,她还有些文艺、有些小情调,爱烹饪、注重节约和环保。”

2024年,对于詹春珮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这一年里,她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

也许这一年是詹春珮人生的高光时刻,但绝非至高点。

看五星红旗悬挂在“海巡01”轮最高的桅杆上,听汽笛声再一次鸣起,她的每一次起航都肩负使命: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追随光 “创新没有那么难”

“创新,始于兴趣,也源于责任。为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创新。”这是詹春珮对“创新”的理解,也是詹春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劳模工作室成员讨论方案。

创新工作室主要由我国亚丁湾护航尖兵等多名在船高级船员和东海海巡执法总队相关业务部门的骨干组成,此外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工作室提供前沿政策指导,以及参与“海巡01”轮实践锻炼的海事青年人才,为工作室创新创效注入多元化、国际化业务元素。

作为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詹春珮总是在一个个搜寻故事、一幅幅救援场景和一次次巡航经历中推本溯源,只为每次前进与探索的步伐,能推动海上搜救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那还是2015年巡航期间遇到渔船求助,一位渔民的胳膊被渔网割伤,失血很多,情况十分紧急。当时我们连夜接力将渔民送往最近医院”。詹春珮一直关心受伤渔民的病情,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渔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胳膊还是被截肢了。提起往事,她仍感惋惜。“后来我一直在思考,海上救援能不能有更高效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挥小艇参加海上演习。

枝叶关情,念兹在兹。2021年,詹春珮带领创新工作室与上海市东方医院救援队开展合作,开展并完成了《中远海海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综合应急预案》,并加入了上海市灾难医学与卫生应急管理部门创设的急诊创伤救治“序贯医疗”联盟,和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联手打造海陆一体化的创伤急救体系,推动海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从“无缝对接”走向“融合渗透”。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源于奋力求索——

举措创新见证为民初心。为了让海上船舶航行更安全,他们探索提高巡航救助效能的举措,创新远海水域特别是长三角水域的执法模式,协同攻关对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新业态海事监管的新课题。

技术创新擦亮奋进底色。为了助力海洋更清洁,他们潜心研究船舶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加大对海上非法排放污染物的监管手段创新,还创新应用船载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提升对远海船舶动态感知能力和监管质效。

“创新没有那么难,重要的是勇于尝试。”詹春珮认为,创新工作室的点滴进步,都值得肯定。“发挥出自己的能量,每个人都能很出色。”

成为光 “热爱就有无限可能”

近日,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第133届理事会上,詹春珮被授予2025年度IMO性别平等奖表扬信。在评选过程中,国际海事组织对詹春珮作为海事女性,在呼吁建立平等机制,为中国航海类专业女性争取上船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越来越多女性从事远洋航海事业等方面的贡献予以了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海巡01”轮上开始实行船队一体化,概言之,相较于之前,人员变化大,“海巡01”轮每半年都会迎来一批刚刚进单位的见习学员。

对于新学员,詹春珮有一套自己的带教方法,今年,她一共带教15名学员,其中就有5名女生。“在布置工作和学习任务前,我会先观察每个人的性格、想法和特长。”詹春珮说,“然后才和他们讲清楚具体工作的要求、步骤和流程,也会要求他们及时反馈工作的结果,在过程中我也会去检查和听取他们的意见。”

“刚开始时大家会有畏难情绪,但詹船长指导得很细,分工也很合理。一旦工作开始,我们发现团队合作很有乐趣,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一个刚刚见习结束的学员如是说。

知其所来,方能坚守志向;识其所在,更能砥砺图强;明其将往,才能奋进不止。

目前,“海巡01”轮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面向上海市中小学生,开展“航海职业体验”,进行“移动的国土”宣讲。“每次看到詹春珮无论面对多少观众,都能在重复的话语中,流露出全身心投入的热情。”邢蕊说,“正如她宣讲时所说的,要利用对外宣讲的机会,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化作一颗颗蒲公英种子,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海事红船”最初是“海巡01”轮上的党建品牌,詹春珮任职船长以来,以她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精心打磨《逐梦深蓝的十年》《向海,向未来》等内容,带着这些“宝贝”,她出现在社区、在校园、在军营,在她的影响下,“海事红船”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行程万里,情怀如一。或许一次宣讲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前期梳理准备大量文字稿件、PPT等材料,无疑需要詹春珮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讲得更生动?如何才能更加激发观众的兴趣?如何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更新演讲的内容?这些都是詹春珮要思考的问题。

“宣讲已经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虽然有些繁琐,但这份工作十分有意义,也是我需要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詹春珮说。

如今,詹春珮受聘为共青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劳模工匠进校园讲师团特聘讲师,她还受邀参与了军地巡回宣讲、“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百场宣讲活动、2024年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等活动。

“我尊重和热爱这份职业,也想在以后的道路中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詹春珮认为,最可贵的成功,是超越曾经的自己。“人生无限可能,奋斗以成。”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图片由上海海事局工会提供)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