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专项活动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多种形式走访,畅通银企对接“快车道”;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加大信用类贷款支持,提升小微企业体验……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以下简称“青岛中行”)迅速行动、精准发力,通过开展“金融小咖小微行”专项活动,走访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青岛中行累计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三农”等经营主体3000余户,贷款投放近30亿元,发放无还本续贷金额超7亿元,普惠金融服务直达基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惠及广大小微企业。

实施“硬举措”,优化“软环境”

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基础力量,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持。青岛中行因地制宜制定落地方案,在加大产品创新、优惠贷款利率、优化服务流程、推出续贷政策、强化首贷拓客等方面同向发力,让低成本信贷资金更多更快更准流向小微企业。

突出“专”,提升服务质效。青岛中行第一时间制定“金融小咖小微行”专项活动方案,通过组织机制、工作推动、保障支持等17条具体工作,组建工作专班,着力全链条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通道。辖内13家分支机构分别建立领导和工作小组,形成组织立体化、反应迅速化的各级工作专班,推动机制落地见效、惠企利民。突出“广”,政策直达基层。分支机构实现与七区三县工作专班对接,网点完成与所在街道办对接,共同深入开展市、区、街道等各层级走访对接工作,让一系列助企纾困“组合拳”精准发力。在西海岸,青岛中行组织参加灵山卫街道金融市集、金融文旅银企对接会,“一对一”对接企业需求,“银政企”三方综合施策,打通金融惠民利企政策传导的“神经末梢”。在平度,青岛中行配合街道、乡镇共同开展客户走访摸排工作,“送服务”上门,“面对面”解难,解决金融服务与客户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

助力“小创新”,完成“大梦想”

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发展,塑料新型管材技术更新迭代十分迅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城市市政建设工程应用管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品种。作为国内聚乙烯管道制造商之一、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青岛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几十项发明专利,年产能达4.5万吨。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青岛中行了解到,企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生产工厂”资金投入大,还需要资金支持用于技术创新升级,提升塑料管材工艺效能。企业出题,金融作答,青岛中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的绿色通道,通过“惠如愿·专精特新贷”产品,满足小微企业快速融资和轻量化定制需求,向企业发放900余万元信用贷款,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科技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融资之门。

青岛中行聚焦青岛市24条产业链、新兴产业园区,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加大线上供应链“融易信”和“融e达”产品推动,拓宽批量化服务渠道,持续强化对专精特新、供应链、外贸、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实体支持力度,批量服务核心企业链条小微企业。截至目前,为360余家供应链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落地近70个在线供应链项目,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发生额超50亿元,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小微主体经营成本,有效打通企业发展的金融链条,为广大岛城企业送去便捷、高效、畅通的金融“春风”。

送上“及时雨”,当好“贴心人”

“青岛中行通过‘点对点’服务,‘一对一’设计授信方案,节省了时间、资金成本,手续简便快捷,真正感受到什么叫‘雪中送炭’。”青岛某门窗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作为国内知名的集铝合金、塑钢门窗研发设计、制作安装于一体的一级资质专业化民营企业,拥有“山东省建筑门窗行业50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资金占用较多,在今年贷款到期前,企业临时资金回款不及时,正常还款受到影响。青岛中行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全面分析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量身定制无还本续贷产品,为客户发放贷款700万元,新老贷款无缝衔接,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问需问计上门服务,高效缓解企业的燃眉之急,支持企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助企纾困之要,在于政策精准落地,只有金融扶持更准,小微企业发展才能更稳。青岛中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续贷政策宣传力度,专班成员人人了解续贷政策、人人懂续贷业务,全面摸排续贷需求,精准识别有真实融资需求又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本着“应续尽续”原则为客户提供续贷支持,全力打通融资堵点卡点,切实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无还本续贷最新政策要求推出以来,青岛中行服务小微企业范围明显扩大,续贷累计投放占比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以实际行动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惠百业,润万企,彰显普惠金融为民底色。下一步,青岛中行将继续加快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与监管、政府专班密切联动,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坚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创新探索更多适合小微企业的产品及模式,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添足中行动力。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通讯员 韩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