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大家第一印象一定和破坏环境有关。但在丰都,一家采矿企业,却“采”出了不少生态环保奖。
陈伟就是这家企业的职工,他入职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已经15个春夏秋冬。十五年间,他见证了这家企业的转变。
在这家企业,大家引以为豪的是,企业虽然是挖山采矿、生产水泥,但生态环保大奖“拿到手软”。
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这背后是企业的坚定投入,还有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的坚持。
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丰都县包鸾镇的东方希望重庆水泥铜矿山矿场。入冬时节,重庆阴雨连绵,矿场坐落在青山之间,云雾缭绕,如果不是高耸的建筑,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正在开采的矿山。
走进矿区大门,沿着蜿蜒的公路上山,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虽是冬季,但路旁的常绿植物依然翠色盎然。陈伟告诉记者,矿区采用的是“边开采、边修复”的法子,早在几年前就被评为了国家级绿色矿山,“我们现在脚下走的路,以前也是开采作业区,如今这里已经修复完毕。”
来到山顶,可以望见矿场现在的开采作业区,面积很大,呈阶梯平台式分布,在最高的一层平台四周,目光所见处,已经种植上了绿植。“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每个阶梯的高度是12米,一个安全平台、一个清扫平台,另一方面是方便后续治理。”陈伟说。
陈伟回忆,他调入矿山当时对矿场的印象,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哪里质量好就开采哪里,哪里好开采开哪里,没有整体规划,开采的矿石质量虽然好,但由于开采粗放,没有综合利用,浪费也很大。
而对于员工来说,以前的工作环境不好,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陈伟说,如今,变化很大!大家在好的环境工作,身心也更愉悦。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企业
生态环境变好,受益最大的是人。人好了,厂子也会好!如今,各地的企业都在“抢人”。人成为了地方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用他以前的话讲,“企业的核心是盈利,真金白银投入环保是在增加成本”。对于生态环保,绝大多数人算的都是经济账,却很少去算人力账,“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如今,陈伟的想法早已改变。
陈伟告诉记者,他先后在厂区和矿山从事管理工作,负责过工程、安全和后勤等事务,如今是行政经理。矿山最初的几年,职工流动很频繁,每年差不多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分析原因,并非是大家吃不下苦,而是认为工作环境不好,健康吃不消。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工作环境也大为改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企业。陈伟说,就以采矿工程师为例,近年来仅一人离职,离职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家庭原因。
不仅如此,周围村民与企业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村民邱涛说,附近的村民都争着想到企业来上班,以成为企业的员工为荣。这里面,不仅是对薪资报酬的考量,还有工作环境的原因。
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党的二十大以来,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问题备受关注。“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成为社会共识。
丰都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矿山生态修复的工作人员说,丰都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至2023年底,开采累计受损面积达187公顷,利用剥离表土、溶洞填充土和边坡夹层土用于工业广场绿化、边坡复绿,已成功修复受损土地约50公顷,确保终止开采区域实现100%修复。
“在监管中,我们同企业和村民还探索出了一个矿山治理的‘土单方’。”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治理矿山的开采区,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植被存活率低,多次买苗种苗不仅浪费钱,还影响治理的时间。
如何破解难题?他说,一方面他们邀请专家想办法,另一方面向当地的村民请教。如今,他们采取“三年轮种法”,不仅大大提升了植被存活率,修复后的效果和周边未开采的效果基本一致。
第一年先种高粱,第二年种草本和灌木,第三年再栽树。通过轮种,土壤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种树的存活率很高。而且选取的草本、灌木和树种都是当地的品种,这样能够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就像没开采一样。
其实,丰都县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只是重庆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金量”的同时,也提升经济的“含绿量”。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矿山生产领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规范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目前已建立形成矿山“边开采边修复”全流程制度体系,出台矿山生态修复设计、施工等一系列标准,有效引导矿山企业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助推绿色矿业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