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低空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蓬勃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万亿级新蓝海市场。随着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到2024年两会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助力相关产业发展,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月18日,在2025年ICT行业趋势年会低空智联网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李新发表了题为《共创新质低空,赋能智联未来》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强调了低空智联网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分享了中国移动5G-A低空智联网的建设思路及进展。
低空经济仍面临三大难题
低空经济是以高度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3000米)的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产业链的组成包括上游的生产制造,中游的基础设施和下游的行业应用。其中,生产制造包括整机制造、核心部件,比如芯片模组、电池等。中游基础设施包含两类,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下游行业应用分成三大类,包括消费级应用、行业级应用以及公共服务类应用。
李新介绍,从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来说,整个产业链条非常长,价值潜力巨大,信息服务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信息通信行业具有全球领先优势,有助于带动低空经济产业由初期的生产制造为主向未来的数智化运营服务快速演进。
“低空经济主要的应用场景简单可分类为ToC端的载人空中交通、消费娱乐等;ToB端的物流配送、农林植保等以及ToG端的城市巡检、应急救援等。”李新讲道。
李新表示,当前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飞不远、用不好和管不住。
飞不远主要体现在通信能力仍有待提高。目前主要的通信方式采用两种,一种是点对点通信,即采用WiFi等通信制式,仅能可视百米局域传输,无法连续组网。另一种是企业自建链路,但这种方式只能做到小范围局域覆盖,业务速率低,城市环境下易受遮挡导致断线,且高清视频实时回传需求难以满足。
管不住则体现在监管方式上,黑飞乱飞监管难且人工审批效率低。用不好体现在当前飞行器定位精度较低,难以满足低空高精度厘米级导航需求,且无人驾驶航空器智能化程度较低,基于AI的感知和避障能力有限,容易导致误判或无法及时避障。
低空智联网有望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低空智联网是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李新讲道。
李新介绍,低空智联网是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以先进的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的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体系,实现低空通信、导航、监管一体化服务。其具备三大特征,一是飞行设备网联化,因为要实现低空超视距,只有网联化才能实现低空超视距飞行,只有网联化才能实现高精定位,只有网联化才能实现对高频次大容量飞行活动的可管可控。二是监管系统数字化,要实现空域数字化管理和航线数字化调度。三是低空应用智能化,例如终端方面要通过智能化实现终端自主飞行,自主故障分析以及在网络侧对智能进行目标识别,智能航路规划等。
正因为低空智联网传统点对点通信、卫星定位、专用探测等技术存在覆盖距离短、连续组网难、定位精度低、监管能力弱等问题,李新认为,通信网联化、定位高精化、通感一体化是低空智联网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在低空通信方面,通信网联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和传统的点对点的通信相比,网联通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广域覆盖和超视距传输。
在飞行导航方面,传统卫星定位精度达到米级,但对于高精定位需求无法满足,所以需要定位高精化,比如通过北斗+RTK定位可以实现定位精度更高,可达厘米级。
在空域监管方面,传统都是基于雷达、光电等专用探测方式,中国移动认为未来其将会向通感一体的方式发展,即通信和感知融合。一体设备复用现有基站的站址、传输、运维等,可以做到更好的性价比,可以实现规模组网,整体覆盖范围更广。
“通导感管”四位一体,搭建5G-A低空智联网
加快布局低空智联网,在今年的MWC上海展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低空智联网“1115”创新成果,3个“1”分别是首个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白皮书、业界领先5G-A通感一体中试平台、业界领先的无人机智能管控平台,“5”是大类技术试验航线。
李新表示,中国移动秉承空地协同、通感融合、安全可信的核心理念,从网络、平台、应用三大方向构建“通、导、感、管”一体化的5G-A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加速产业迭代升级,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在低空通信方面,低空无人机存在明确的飞控、图像及视频等信息传输需求。与传统地面通信相比,低空通信面临立体覆盖难、网络干扰大、可靠要求高等挑战,中国移动首创提出莲花波束、鱼鳞组网等创新技术,降低低空网络干扰,高质量保障无人机业务。中国移动拥有全球规模最大4G/5G网络,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将协同地面网、低空网、卫星网等多维覆盖,实现低空广域立体可靠通信。
在通感一体方面,鉴于通感一体具有连续、泛在、规模化等特点,规模组网后具备性能和成本优势,中国移动提出了4.9GHz低频通感技术路线,创新构建业内首个通感一体技术体系,联合产业打造全球首款通感一体预商用产品,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A通感一体测试。
在监管方面,自研“中移凌云”低空无人机监管和服务平台。李新介绍,中移凌云是中国移动基于5G-A技术研发的面向低空无人机的监管和服务平台,现已构建低空监管、低空服务、低空连接管理,低空通感融合等基础能力。已通过公安部等保三级认证、CNAS、工信部信创认证,并在北京、江苏、浙江等多地进行试点应用。
在导航方面,注重打造低空领域时空信息能力。聚焦飞行定位和导航,中国移动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基准站网,打造了国家级时空服务平台,可提供高精度定位、低空管理授时、低空精准气象、三维地图等能力,亦可为航空器飞行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气象服务、时间服务等信息,保障飞行稳定和安全性。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和战新产业的典型代表,信息服务是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底座。中国移动将与各方一道携手同行,致力于低空基础设施和低空应用服务水平的提升,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