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群体,相对成年人判断能力弱、防备心低,于是,诈骗分子便开始“磨刀霍霍”。虽然学校和反诈民警多次强调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但依旧有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各位家长、学生切记不可掉以轻心。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看看这些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诈骗套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一

11月22日,接到报警称自己的孩子被电信网络诈骗,经民警了解,报警人孩子张三(化名)在家中刷抖音时,刷到一名陌生网友,对方称可以免费为其发放小马宝莉卡片。张三立即添加对方为抖音好友,对方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张三扫码进行领卡。张三扫码后,弹出提示称:未成年人违规领取卡片,导致公司有6万元的亏损,需要其配合解除验证,否则将从其家长账户自动扣除6万元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对方通过视频通话,引导张三拿到母亲的手机一步步的进行操作,使用微信与支付宝转账,共计被骗412536.17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也没有白得的“福利”,请务必谨慎交友,不添加来历不明的社交账号“好友”,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提高警惕之心,倘若需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汇款,一定要事先获得家长的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二

11月30日,接到报警称自己孩子被电信网络诈骗,经民警了解,报警人孩子王二(化名)在家玩手机刷快手时看到一个唱歌的APP,于是就进行了下载。过一会,有人通过这个APP和王二打APP电话,电话里对方询问王二的快手号和快手名字,之后对方就关注了王二,并且给王二打快手视频。对方在视频里给王二看了穿着“警服”但是没有露脸的样子,告诉王二自己是“警察”,不要告诉大人,现在要按他说的做。王二瞬间慌了,对方让王二把自己爸爸和奶奶的手机分别拿过来,之后一边视频一边教王二操作转账,共计被骗5159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网络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说法,保持冷静,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告知父母。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办理案件,不会发送任何网络连接、二维码,凡是通过网络发送“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三

12月16日,接到报警称自己孩子被电信网络诈骗,经民警了解,报警人孩子李四(化名)在家中用奶奶手机玩游戏时,认识一名陌生网友,对方说收李四当徒弟教他玩游戏,叫李四添加自己为抖音好友,后对方拨打语音通话引导李四下载远程软件,远程操控李四手机进行转账,共计被骗20400元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发展飞速,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反诈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也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进行咨询举报,一旦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 发:杨 文

审 核:任 珂 付春华

编 辑:李泓葳

来 源:乌当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