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车耀先出生于四川大邑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那个时代科举制度依然存在,许多父母将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学业上。车耀先的父亲便是如此,他希望儿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于是将年幼的车耀先送进了私塾。在车耀先10岁那年,家中发生了一场巨变——父亲外出做生意时失踪,家人再也没有收到他的音信。有人传言,父亲因生意失败,不愿回家面对家人,但具体情况却无从得知。这场变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中经济陷入困境,车耀先也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忙。
尽管年幼,车耀先肩负起了家中的重担。农活需要他每日在田间劳作,而农闲时,他便挑着担子,带些甘蔗、花生等小商品,走街串巷贩卖。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这些经历使得他见识广泛,眼界也随之开阔。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开始尝试着理解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每次走街串巷,他都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这让车耀先渐渐感到,自己不过是这个庞大社会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未来的道路似乎越发难以捉摸。
辛亥革命地图
14岁时家中决定将车耀先送往崇庆县的“益盛荣”商铺当学徒,寻求一条生计之路。在这里车耀先结识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黄三姑娘。她是街对面的杂货铺老板的女儿,和车耀先有着相似的命运:父亲外出做生意无音信,母亲独自撑起家业。而她的两个姐姐早已出嫁,家里只剩下她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黄三长得白皙秀丽,眼如秋水,面庞精致,足以在这条街上吸引不少目光。她不只外貌出众,还是一位聪慧能干的女子,尤其擅长做冥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车耀先第一次见到她时,便被她的容貌和气质深深吸引。可他性格腼腆,心中早已涌起波澜,却始终没有勇气去接近她。
黄三也注意到这个每天从街对面走过的年轻人。每次他们的目光交汇时,车耀先总是匆匆避开,脸上红晕未曾褪去。黄三有时会觉得有些好奇,那个少年的眼神里似乎隐藏着什么,又似乎总是羞涩地藏匿着不敢表达的情感。直到有一天,车耀先的师傅外出归来,嘴巴干渴,便吩咐他去黄三的店铺买酒。
车耀先忐忑不安地走到黄三的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低声说道:“黄三姑娘,买酒。”没过多久,黄三揉着眼睛打开了门,看到是车耀先,她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红晕。她笑容灿烂,温婉地迎接他进屋。车耀先心跳加速,在她微弱的灯光下,黄三的笑容如花绽放,令他几乎忘记了自己为何来此。两人的对话简短而拘谨,气氛微妙而紧张。当酒买好后,车耀先匆匆告辞,走出门时,不禁回头看了一眼黄三。那一瞬间他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涌动,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努力餐
这幕情景被车耀先的师娘看在眼里,她忍不住开玩笑道:“看呆了吧,要不明天我替你去提亲。”车耀先听后一阵窘迫,脸上立刻泛红,但他明白,自己不过是个贫穷的学徒,根本无力承担婚姻的责任。在那个时代,家境和身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他并不敢奢望能和黄三走得更近。虽然心中埋藏着深深的情感,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凡且务实的心。
车耀先的父母,看到他渐渐长大,心中逐渐浮现起为儿子谋一门好婚事的念头。于是,车耀先的母亲便请师母出面,帮忙物色一位合适的姑娘。师母听后,便开始打探起街坊邻里的情况。经过一番打听,她得知黄三姑娘已有婚约,且她的未婚夫是一个烟贩的儿子,家境比车耀先当时的情况要好得多。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车耀先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他不得不将对黄三的爱意深深埋藏在心底,独自消化这份失落与痛苦。
就在这时,辛亥革命爆发,风起云涌的时代让许多年轻人都充满了激昂的革命热情。车耀先也深受爱国志士的影响,毅然决定投身革命事业。他知道自己在家乡的生活无法赋予黄三更好的未来,而这一场历史的变革或许能为自己和国家带来新的希望。在心底默默向黄三告别后,车耀先加入了川军,开始了与家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征程。
车耀先和夫人以及儿女等全家合影
加入川军后,车耀先以其出色的表现很快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他作战勇猛,且文化水平较高,这使得他很快获得了提拔,晋升为连长。此时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普通的学徒,到成为一名军官,车耀先的地位和前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身为连长,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信和权力,但与此同时,心底对黄三的思念却没有减少半分。每当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审阅战报,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曾经的美丽姑娘,想着若是黄三尚未成婚,自己如今的地位,是否能够让她重新考虑这段婚事。
不久后,车耀先决定向母亲打听黄三的近况。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消息——黄三姑娘并未出嫁。得知这一消息后,车耀先的心中如同盛开了一朵花,喜悦和激动几乎让他无法平静。他立刻决定,马上请母亲前去提亲,希望能够为自己和黄三寻回那份错失的缘分。令车耀先没有想到的是,黄三当时的婚约并非她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由于她未婚夫所在的商贩家庭陷入困境,婚事被迫终止。这个信息让车耀先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与黄三共度一生的决心。
很快车耀先的母亲带着喜讯前去黄三家提亲,黄三的父母也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车耀先和黄三终于走到了婚姻的殿堂。车耀先激动不已,心中涌动着无法言喻的幸福。
车耀先手稿
在新婚之夜,车耀先和黄三一起燃起了熊熊的篝火,烧掉了黄三的缠足布,为她解除传统封建习俗的束缚。那一刻,车耀先感觉自己与黄三的心灵距离更加贴近了。接着,他为黄三取了一个新的名字——“体先”,寓意着她不再是那个受束缚的古老女子,而是走向现代、自由与独立的新时代女性。
很快黄三也跟随丈夫来到了部队,她凭借自己聪明能干的天赋,很快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重要人物。她帮部队缝补衣物、熬制药物,还经常为伤员提供护理,因此被所有人亲切地称为“连长夫人”。
1923年车耀先在一次与军阀的激烈交战中不幸中弹,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由于敌人认为他已经死去,便将他抛在了尸体堆中。而命运再次眷顾了他,一位路过的农民发现车耀先还微弱地呼吸着,于是将他救了出来。黄三在得知丈夫受伤的消息后,几乎整夜未眠,守护在车耀先床前,不离不弃。她日以继夜地照顾丈夫,直到他从昏迷中苏醒,终于康复。
努力餐碑
1925年随着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车耀先在战斗中逐渐对自己曾参与的军阀混战产生了疑问。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他意识到,跟随军阀的行为并非真正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此时,他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考革命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省党部的支持者。
1928年车耀先被派往日本学习,随后回到了成都。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加入共产党,并宣誓将为国家的独立与和平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他回到部队后,因党组织的安排,他开了一家餐馆,名为“努力餐”,用于为革命同志提供隐蔽的交流场所,同时也收集来自国民党军官的情报。餐馆的名字来源于邹韬奋的一句名言:“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
在“努力餐”里,车耀先与妻子黄三共同经营,精心改良川菜传统,为食客提供口味独特的美食。很快餐馆推出了“革命饭”,这一菜品迅速成为了当地的热销菜肴,甚至吸引了远近的食客前来品尝。为了保护前来就餐的革命同志,车耀先与党组织一道设定了暗号:当有人爆出“革命饭”,并附上“来一菜一汤”的暗语时,便会被邀请到餐馆的二楼秘密包间。
车耀先、罗世文烈士塑像
通过这个餐馆,车耀先收集到了大量军事情报,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黄三作为妻子,始终坚定地支持丈夫,她在餐馆中帮助处理事务,与丈夫一道保护那些为革命奔走的同志。
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策划了一起恶性事件,史称“成都抢米事件”。这起事件成为他们打压抗战力量的借口,车耀先也因此遭到逮捕。虽然车耀先的身体被囚禁在铁牢之中,但他的精神却依然没有被打垮。相反妻子黄体先面对丈夫的被捕,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压垮,而是挺起了腰杆,毅然接过了“努力餐”餐馆的经营重担。
黄体先一边照顾家中的一切,一边继续打理餐馆。每一天她都用坚定的步伐走进厨房,准备好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迎接每一位前来就餐的客人。她深知自己的责任是照顾好家里和维持丈夫的事业,为车耀先在监狱里的日子提供一份安慰。尽管两人因局势被迫分离,但她心中始终坚信,车耀先会回来,她将始终守护着他们的事业,等待丈夫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努力餐(近照)
车耀先也早已做好了与妻子相隔的长久准备。当他踏进监狱的那一刻,心底便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六年的牢狱生涯,车耀先历经了无数的折磨和煎熬。敌人曾多次向他提出诱惑,许诺以高官厚禄,但车耀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地拒绝了所有的条件。他把监狱看作是另一片战场,在这个特殊的地方,他依旧没有放弃抵抗。与其他的政治犯和同志们一起,车耀先建立了监狱中的党支部,积极组织狱中的党员,进行顽强的斗争。
车耀先还坚持用笔书写,他在狱中撰写了长达几十万字的《四川军事史》,记录下他对这片土地、对这段历史的深刻理解。车耀先也未曾忘记自己的孩子们,他给他们写下了一封万言遗书,教导他们要堂堂正正做人,勇敢追求理想。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光,车耀先依旧不忘为国家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1946年车耀先和罗世文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处决,尸体被焚毁,至此他们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对于黄体先来说,丈夫的死讯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与不甘,但与此同时,她也明白这份牺牲是为了更大的理想,为了国家的解放与未来的和平。
车耀先一家
时光流转,1950年初,成都的三桥南街,一家熟悉的餐馆里迎来了三位身着军装的客人。店小二见到这三位客人,立刻热情迎上前,向他们推荐餐馆的招牌菜,问道他们想要点些什么。但奇怪的是,那三位客人却只是回答了一句:“我们只要一菜一汤。”听到这句话,店小二不禁一愣,心里充满了疑惑:这“一菜一汤”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想不明白,于是跑到前台,将这三位客人的要求告诉了黄三。
黄三听到这句话时,整个人瞬间愣住了。她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到那三位客人面前,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她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默默地凝视着他们,直到一位客人重复了那句话:“我们只要一菜一汤。”黄三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接着她激动得泪水盈眶,哽咽着说道:“十年了,你们终于来了……”
这一声“你们终于来了”,饱含着激动、无奈和释怀。她早已习惯了孤独与等待,十年的岁月,车耀先的音讯断绝,她曾无数次在心底告诉自己,丈夫的死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自己要坚强,不能再为过去的痛苦所困扰。但在这短短的一刻,听到这熟悉的暗号,她不禁泪如泉涌,仿佛与丈夫的连结在这一刻再次复苏。这一声呼唤,承载了她多年来未曾诉说的情感,也承载了她为丈夫生死与共的信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年后,黄三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过度,身体日渐衰弱,最终在1954年去世,享年58岁。在她临终时,家人遵照她的遗愿,将她和车耀先的骨灰合葬在一起,永远相伴。而“努力餐”在黄三的坚持下,逐渐成为成都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爱国教育基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句曾在“努力餐”中响起的暗号——“一菜一汤”再也不会有人说出。那个动荡的年代已经过去,国家恢复了和平,革命战士们的血与汗,终于换来了神州大地的安宁与富强。“努力餐”依旧是那座城市中的一处经典老店,但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了一代代革命志士和普通百姓心中的一座灯塔,提醒着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车耀先
车耀先_共产党员网
车耀先_四川省志·人物志_四川人物_四川印象_四川省情网
愿以我血献后土 换得神州永太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