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冰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受访者供图

【前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四川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联合封面新闻集中推出“健康四川寻新记——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访谈”,聚焦四川省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任务,邀请人工智能、前沿医学、核医疗、现代中医药领域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两院院士、医疗卫生机构科学家和医药科技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共话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卒中患者在家里通过打麻将、切水果游戏就能完成上肢康复训练”“这个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做脊椎手术”“只需要伸出舌头拍照,机器人就可以帮助中医做远程的舌苔诊疗”……在华西机器人研究院,这些都已成为现实。随着新兴技术与医疗场景的逐步融合,新兴技术持续赋能医疗“底色”,加速着智慧医疗建设进程。近日,记者专访了华西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李康,深度探寻其创新驱动、破局发展的奋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西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李康

依托多元平台 汇聚创新势能

近年来,我国持续聚焦医学装备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医学装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四川依托雄厚科研底蕴与蓬勃创新活力,乘势而上。

2022年3月,华西机器人研究院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高新区的“强强联合”下应运而生。作为集“产教研”于一体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华西机器人研究院汇聚四川大学学术精研之力、华西医院海量临床案例与顶尖诊疗资源,以及高新区优越产业政策与活跃氛围,搭建起一座汇聚各方优势的“创新桥梁”。背靠华西医院,研究院能将真实患者难题转化为科研攻坚方向。同时,借助高校工科力量与高新区产业扶持,实现从理论研究到产品落地的高效转化。

成立伊始,研究院便锚定医疗机器人核心赛道,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搭建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协同创新平台,吸引了大批科研精英汇聚,融合多学科智慧,在短时间内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逐步构筑起涵盖多领域、全流程的医疗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体系。

需求“导向”领航 医教研产协同发展

“临床痛点就是科研的‘靶点’,医工融合才是前行‘航向’。”李康斩钉截铁地表示。正是因为坚持需求驱动,研究院的产品研发应用场景十分明晰,加之研发人员都有工科背景,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需求场景确定后,把手中技术做交叉,故而研发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好。“机器人研究院是将医教研产融为一体的一个体系,团队研发的手部康复机器人第一批售卖情况非常可观,消费者反响很好。”他说。

医:临床需求引领创新方向:华西医院作为临床需求的源头与应用终端,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真实患者难题与挑战,从复杂手术困境到康复诊疗难点,均成为科研立项的 “精准导航”。例如,针对传统脊柱手术出血量大、操作受限的临床痛点,催生出自研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方向;而患者在康复阶段的体态与运动问题,则启发了上肢康复设备、步态分析系统等创新设计,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切实服务于患者。

教:人才培育注入创新活力:依托四川大学及匹兹堡学院,每年吸引数百名专业学子投身医疗机器人科研项目,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闭环。这些年轻的 “创新力量” 带着前沿学术知识融入实践,为研究院储备了丰富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保障了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

研:技术突破构筑创新核心:研究院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聚焦医疗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在影像识别领域,钻研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心脏影像、骨科X光等精准解析,辅助疾病诊断与手术规划。

产:产业转化彰显创新价值: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研究院加速了产品产业化进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认可的商品,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产品“矩阵”铺展 革新就医“路径”

如今,研究院在医疗机器人研发领域成果丰硕,多款产品填补行业空白、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覆盖。这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为患者就医体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诊前:智能预警,高效分诊。全球首创的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颠覆急诊传统模式,患者一入院,便能瞬间扫描、短时打印适配支具,依托大数据智能分诊,匹配最优诊疗路径,其效率是传统 3D 打印技术的 20 倍以上,牢牢攥紧黄金救治时间,为后续精准诊疗“开好局”。李康介绍,该产品市场需求比较大,在临床上得到了医患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急诊医疗的效率和质量。

诊中:智能手术,微创精准。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自研手术机器人等各展神通。前两者助力介入类手术精准导航、降低风险;自研手术机器人改写脊柱等复杂手术“版图”,解决拐弯难题、大幅降血,以微创方式解锁手术新可能,推动外科手术智能化、微创化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诊后:个性康复,科学指导。上肢康复手套、麻将平衡控制设备、步态分析系统聚焦康复全程。上肢康复手套依据神经肌肉康复逻辑助上肢功能恢复;麻将设备趣味矫治体态问题;步态系统借 AI 实现快速精准评估,为康复规划 “量体裁衣”,提升康复效果与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步态分析系统为例,化解了传统步态检测繁琐低效症结。“步态分析系统依托人工智能,实现全自动流程,患者仅需在步道行走,短短几分钟,系统便能采集视频信号、提取解剖参数、自动建模分析并生成步态报告,这一系统在临床发挥关键作用,为手术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李康告诉记者。系统通过对比患侧与正常侧差异,评估多维度指标,明确手术指征,筛选最优治疗方案,为术后康复指明方向,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走弯路,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进程。

区域“抱团”发力 拓宽创新“版图”

回顾团队发展历程,李康强调“需求牵引”至关重要。在研发实践中,部分团队因为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导致产品与实际脱节,陷入困境。而立足患者需求、临床痛点开展的科研项目,成果斐然。“希望这也为整个医疗科研行业敲响警钟,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不能脱节,唯有紧扣患者真实需求,以需求驱动创新,医工紧密结合,方能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找准方向,行稳致远。”他说。

如今,四川医学创新领域呈集群化发展态势,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 “攥指成拳”,在影像诊断设备智能化、康复机器人多元创新、手术机器人国产化替代等“赛道”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成果转化加速推进,既服务本地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提升川内患者就医福祉,又凭借特色创新成果“出圈”,在全国医学装备行业崭露头角,输出 “四川经验”,为我国医学装备创新发展注入强劲 “西南力量”,助力我国在全球医学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先机。

提及下一步的打算时,李康坦言,华西机器人研究院将继续深耕医疗科技“蓝海”,在医疗机器人、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聚焦骨科、乳腺外科、神经外科等多科室疑难病症,借助前沿科技,不断突破手术极限,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拓展机器人应用边界,致力于将更多 “不可能” 变为 “可能”。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产品,为提升我国医疗科技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