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2月23日电(记者尹思源)冬至过后天更冷,一阳复始待春归。忙了一大早,外卖员李宏全走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就业群体(快递外卖员)第一党群服务中心,在换电柜为电动车更换好电池后走进屋内,脱掉厚厚的棉服、喝上几口热水,融融暖意与门外的冷风形成鲜明对比。

“天气越来越冷,骑手们接单间隙能在这里喝口热水,遇到难事还能跟工作人员念叨念叨,不光是身上暖和,心里也暖和!”李宏全说。

“暖”字诀,是做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发挥社会工作惠民生、暖民心作用的关键一招。这几天,记者在天津市的街头巷尾、社区基层,看到了社会工作“暖”意流动。

成立11个新业态党支部,132名新就业群体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3名外卖员成功加入党组织;建成380多个“红色加油站”,让快递外卖员等单时有了新去处;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倾诉维权难、子女教育难、看病就医难等问题5800余个……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着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为不少快递员、外卖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多亏了社区帮忙,我才能放心出来工作赚钱。”外卖员张亮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平时和患有智力残疾的妹妹生活在一起,张亮外出工作时,妹妹有好几次险些走失。社区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担负起照顾责任,每天张亮出门送餐前,就把妹妹送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下班后再接回家。

“这种暖心服务是双向的,我们为新就业群体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们也会在工作中发挥‘走街串巷’优势,看到问题线索向社区反馈,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质效。”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祝国清说。

  高文文(中)在社区征集居民建议。新华社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文文(中)在社区征集居民建议。新华社发

寒意渐浓,今年9月刚入职西青区大寺镇福特纳湾社区的社工高文文来到社区一户独居老人家中走访。看到老人家中地面满是灰尘,她主动帮老人打扫起了卫生。

“给居民们提供暖心服务,是我入职之后学到的第一课。”高文文说,刚工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人头不熟,社区党委书记就带着她入户、手把手地教。结合区级、街道和社区三个层面的系统培训,她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记者走访天津市多个基层社区发现,有很多像高文文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正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天津市已有6个区建立了社工学院,立足社区特色开展实战实训的同时,着重关注年轻社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提升,也让他们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越来越强。”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二处处长刘铎说。

“暖”字诀,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是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聚焦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幅社会共治新图景在津沽大地徐徐绘就。

南开区南大西南二社区是楼龄约30年的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是社区一些居民的“心病”。社区党委书记马义说,虽然近年来加装电梯的呼声强烈,但反对声音同样不少,有人认为加装电梯会影响房屋质量,有人担心会产生采光、通风、噪音等问题,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解决这一问题,志愿者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义说,社区依托南开大学法学院退休教师志愿者资源,召开了多次居民议事协商会,用法律和政策解答居民的疑虑和困惑,赢得楼上楼下的一致满意。

如今,社会工作正更广泛地进入天津市各项民生领域,为这座城带来更多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