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2月23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记者从23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市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70亿元,开发了8微米红外探测器、OLED材料、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多项打破国外垄断和市场占有率国内首位的产品。
自2021年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以来,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会上,烟台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介绍了我市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有关情况。
瞄准两大方向,主攻“一基一专”
产业集群支撑作用突出。近年来,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坚持以“高端化、链条化、园区化”发展为目标,瞄准微纳半导体和功率半导体两大方向,主攻基础材料和专用设备“一基一专”核心领域,全力构建“211”产业体系。2024年,新纳链上企业10家,聚集睿创微纳、中节能万润、正海磁材等优势企业56家,开发了8微米红外探测器、OLED材料、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多项打破国外垄断和市场占有率国内首位的产品,产业产值突破270亿元,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园区平台建设势头强劲。园区载体方面,建成使用的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台芯功率半导体产业园、一诺电子半导体材料产业园,东仪光电产业园、金宝电子材料产业园5个产业园区,已入驻珈港电子、睿瓷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和机构,2024年共实现营收57.2亿。平台建设方面,获批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实现了我市国创中心“零”的突破;聚集重大创新平台45家,形成了黄渤海实验室引领、6大公共服务平台赋能、N家企业创新平台支撑的“1+6+N”创新策源体系。
重点项目提速建设。红外热成像终端产品、非制冷红外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等12个项目竣工,总投资60亿元,全年新增营收14.65亿元。加快高端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控制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建设,在建项目总投资9.65亿元,已完成投资8.3亿元,完成率86%。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成立产业链招商专班,举办招商推介会,在海峡两岸(烟台)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促进会、2024·中国显示行业供应链技术和市场对接交流会等多个重大活动中进行现场推介。全年共走访接待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大、京东方、新华三、士兰微等三类500强企业30余家,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香港贸发局、韩国半导体设计协会等建立广泛联系,积极推进京东方高端显示材料、异方性导电膜等5亿元以上的项目在烟落地建设。
产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设立“固基强芯”“未来产业”等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发布重大技术需求136项,产业链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成功举办“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等活动,产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组建烟台智能感知技术基金、业达创盈天使基金,不断加强智能感知、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资本赋能,推动产业链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5年产值翻两番,突破1000亿元大关
当前,烟台市委、市政府正在高规格推进“链长制”工作,下步,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将进一步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和产业生态构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链上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100家以上,产业链产值翻两番,突破1000亿元大关,尽快把一个小而美的产业做成一个大而强的产业,形成一个新的千亿级高科技产业,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竞争力的特色半导体产业新高地。李杰介绍,面向未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全力攻坚一批园区载体。推动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台芯功率半导体产业园等现有5个特色产业园高质量运行;加快国创中心等平台基地建设,打造中国微纳制造产业高地;启动建设恒邦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烟台信创数字经济产业园,抢先布局高纯金属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增加“链式支持”,实施“波动未来”短波红外光电传感器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项目,采取技术攻关、企业培育、招商引资等多任务模式,支撑从上游关键原材料、中游核心技术到下游应用产品开发的链式协同创新,实现产业链新产品全链条一体化发展。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布中长期产业链技术创新导向清单,针对产业链的堵点、卡点,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衔接不同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争取在基础材料、专用设备等方面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提升创新平台效能。发挥“1+6+N”平台创新策源体系作用,重点推动光电显示材料研发测试服务平台、半导体封装材料研发测试平台效能提升,力争年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家次以上,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