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不记得上学时,那晦涩难懂、钩章棘句的文言文怎么也背不会。

若干年之后,恐怕只能脱口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第一句了。

那么,如果要你记下几千篇诗文,背诵若干本书,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

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人到暮年之时还能一口气背下400多字的《枯树赋》。

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外婆夸他是“文曲星”下凡。

14岁的时候,就已经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

马里共和国的元首称他是一个天才,而且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天才。

他给自己的定位却是“地才”。

他就是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一代伟人——毛泽东。

有许多人感到好奇,他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书籍,多少人名,多少面孔,多少正史、野史?

他记忆超人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求知若渴 天资过人

在毛泽东两岁的时候,他被母亲送到外婆家代养。

毛泽东的八舅文正莹在唐家圫是一名很有名望的秀才。

他在唐家坨开设了一家小私塾,也是毛泽东幼年时的启蒙老师。

毛泽东四五岁的时候,坐在小凳子上旁听舅舅给表哥文运昌讲《家范箴言》、《百家姓》、《三字经》。

几天后,表哥背诵《三字经》,背得磕磕巴巴,不断卡壳。

一旁的石三仔子(毛泽东的小名)借住表哥卡壳的地方流畅地背了下来。

外婆欣喜地说到:“这个石三伢子有点与众不同呀,怕不是文曲星下了凡哩!”

毛泽东9岁的时候,被父亲毛贻昌接回韶山冲读私塾。

私塾的老师邹春培说他有些特别,读书从不读出声来。

给他点书,他却让老师不要点,省得费累。

老师很是不解,“你是来读书的,不点书如何要得?”

毛泽东说:“老师不用受累点,我都背得。”

原来老师没有点的书,他也自己早已经读过、认得、背得下。

据私塾的同学刘授洪、郭梓材回忆,毛泽东记忆力特别强,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不让老师点书的毛泽东,虽然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背熟了四书五经,但他并不喜欢这些东西。

他更喜欢读中国古时的传奇小说,尤其是关于“造反”的故事。

而且不顾教师的“告诫”, 读了《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和《西游记》等书……

读过的这些书籍,他大都能够背诵出来。

读罢私塾,毛泽东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校长李元甫读了毛泽东写得作文,逢人便夸奖:“我们学堂取了一名救国的奇才。”

此时,他正在读表兄送给他的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

他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诵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救国之才 自称“地才”

毛泽东从小天资过人,加上大量的阅读积累,所以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

1912年,毛泽东19岁时,他写出了《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是他存世的第一篇文章。

获得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柳潜的高度评价,他在这篇不到500字的作文上写了140余字的批语。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

批语不但赞扬了毛泽东的作文,还包含着对毛泽东智力、能力、潜力的观察、推崇和展望。

恰如欧阳修感叹苏轼的文章:“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国文老师袁仲谦也十分喜欢毛泽东的文章。

建议毛泽东去读韩愈,毛泽东买来一本廉价的《韩昌黎全集》 ,印制粗糙,文字也有讹误,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善本 《韩集》 ,逐页逐字校勘。

毛泽东对《韩昌黎全集》进行反复的默读和朗诵,大部分诗文都被他读得烂熟,背诵得很流利。

毛泽东还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杨昌济老师。

1920年初,杨昌济病重。

他抱病给北京大学教授章士钊写信,推荐他的学生毛泽东和蔡和森:“吾郑重语君……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经过杨昌济的推荐,章士钊初次读到毛泽东的文章时,就被他的抱负、气势、文采所震惊。

从毛泽东的小学校长到北大教授,都发现毛泽东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也表现出超人的记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人到暮年 记忆惊人

曾任人民出版社社长的曾彦修,从延安时期开始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

他说:“毛主席的记忆力之好,恐怕是历史上难找的,不仅是唐人的诗,宋人的词,甚至清人的,毛主席看一遍也能记下来。他这样的人,大概真是几千年出一个吧。”

延安时期,周恩来在干部大会上作报告,著名将领陈赓举手提问, 他问周恩来一个问题:“毛主席记忆力那么好的秘诀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引起在场每个人的好奇心,大家屏住呼吸,都想听听周恩来如何回答。

周恩来想了想,说了两个字:“死记。”

毛泽东的超人记忆力,既有先天的成分,更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是勤奋的结晶。

1973年6月22日,毛泽东会见时任马里国家元首时。

穆萨·特拉奥雷称赞他:“我们国家的人认为你是一个天才,而且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天才。”

毛泽东摇头说:“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个地才罢了。那都是人民群众的经验,我做做总结而已。”

毛泽东这种强大的记忆力一直保持到了晚年。

1959年8月的某一日,他兴致所至,详细讲解枚乘的《七发》,他说:“我少时读过此文,四十多年不理它了。近日翻来一看,一见如故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7月,已经是毛主席生命的倒记时刻。

他半躺在床上,看到窗外的青枝绿叶摇曳,联想到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的《枯树赋》,他先让工作人员读一遍,然后自己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枯树赋》全文400多字,其中用典多,生僻字多,不那么好背。

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说:“毛泽东的记忆力真 是惊人,除少数几处需偶尔提示一下句首外,均全部背诵出了。”

从这个场景,可以一窥毛泽东的记忆力有多么强大。

毛主席能有超人的记忆力,其秘诀就是“死记”加“勤学苦练”,后天的努力比天赋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