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经中共中央军委确定,33位前解放军高级领导人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1994年8月又确定增补3人,共计36人。
也就是说,虽然人民解放军战将如云,但很多声名远扬战功赫赫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将军其实都不是军事家,足可见军事家的门槛之高。
那么,比军事家门槛更高的还有吗?当然有,那就是战略家。对于战略家,中央军委至今没有确定人选。但有一位是世界公认的,那就是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战略家。不过除了他老人家外,当年的将帅中还有谁配得上战略家的称号呢?
要获得这个答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战略家。战略家是指制定战略方针获得战争胜利的人,需要能着眼整个战局,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要懂得合理分配使用己方所持有的力量资源,并能全面详细正确的制定己方的战略方针从而引导我军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说白了,在战争中,战略家是布局谋篇的人、是战略战术的发明者、是组织策划战役从而加快战争胜利进程的人,并不是如何具体指挥战争胜利的人。
众所周知,毛主席从不带枪,也从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为什么无论敌我双方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打仗厉害呢?原因就在于毛主席在战略上从没出过错,无愧于伟大战略家的称号。
毛主席从建军开始就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斗争方式,之后在战争中逐渐总结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略、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只在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斗原则、在遵义会议上提出北上抗日、辽沈战役时严令林彪先打锦州、平津战役关键时期指示华野对陈官庄围而不打等等等等,这些事列都是毛主席站在战略的高度,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
当然,如果要用毛主席战略水平的标准去衡量建国将帅,绝对再无一人配得上战略家的称号。不过,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一些将帅也具备了独到的战略眼光且运用到实际的战争中,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而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步伐。他们,也能称之为战略家。
中国革命称得上军事家的只有36位,称得上战略家的当然更少,我认为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3位配得上战略家的称号。
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领导了平江起义,之后主动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是红三军团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毛主席军事战略的执行者,而且还一直是拥护和帮助者。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彭德怀是第一个跳出来指责三人团错误指挥的红军高级将领。四渡赤水时林彪反对毛主席的指挥,彭德怀对林彪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坚决拥护毛主席的领导。
抗日战争关键时期,彭德怀为了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发动了百团大战,歼敌2万余人,重创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遏制了“投降派”的活动。此战不仅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步伐,更提高了八路军的军威与声望。
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同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开战,他运筹帷幄,连续组织大兵团作战,打得联合国军丢盔弃甲,最终不得不坐到谈判席上。
从平江起义到抗美援朝,彭德怀的军事指挥能力有目共睹,其战略眼光非常人可及,称他为战略家可谓实至名归。
红军时期,林彪一直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首长:红28团团长、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以善打恶仗、巧仗而出名,为苏区的发展、长征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红军时期的林彪,与战略还没有多少关系,只能算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林彪具有战略眼光的第一战是平型关大捷,此战是林彪率先提出并亲自指挥的,歼灭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之所以说林彪是战略家,主要还是源于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1946年东北人民自治军最艰难的时刻,林彪独具战略慧眼,向中央连续提出东北局工作的重心应该从城市转向广大的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肃清关东土匪,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随后毛主席听从了林彪的建议,于1946年6月果断用林彪取代了彭真,出任东北局书记。林彪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仅用一年功夫就扭转了东北的局势。
不过,要说到林彪是战略家,还有一战也是最好的证明。锦州解放后,毛主席指示林彪,东野主力接下来的任务是消灭侯镜如的东进兵团。但林彪再三考虑,驳回了主席的指示,而是指挥四野主力,合围辽西,啃掉了东北敌人最硬的骨头西进兵团,大大缩短了辽沈战役的时间,奠定了大决战胜利的基础。
粟裕
粟裕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都表现平平,当然这不能怪粟裕,只因为他资历较浅,在这两个时期担任的职务较低,不为人熟知而已。
为什么说粟裕称得上战略家,当然是因为他在解放战争中的优秀表现。在解放战争中,粟裕不仅仅是战役战争的执行者,而且是许多战役的构想和策划者,说是战略家,绝对没有夸张。
1948年初,由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疯狂压缩,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让粟裕率部过江,打到国统区去,扰乱敌人的进攻计划,以缓解解放区的压力。
但粟裕再三考虑后,驳回了中央的决定。并独自策划和发动了豫东战役,从此扭转了华东战场的被动局面。
济南战役还未完全结束时,粟裕早已把眼光投向了淮海片区,向中央建议发起淮海战役,目的是歼灭黄伯韬和李延年兵团。
在小淮海战役开始后不久,粟裕发现蒋介石不断增兵救援黄伯韬兵团。遂再次向中央提议,华野和中野配合作战,把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这一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续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所以,粟裕不仅仅只是会打神仙仗,而且具有一般将军不具有的战略眼光,去构想、去策划组织战役,为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分忧。这样的将军,虽然只是大将,但绝对算得上战略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