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双向转诊,异地就医,出院后转送回家或转运至下级养老、护理及康复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多,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成为民生所需所盼。
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在全国率先试点非急救转运服务,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024年,嘉兴市整合全市院前急救医疗资源,实行急救与非急救分类管理,建立医院与急救站协同机制,在全省率先构建全域贯通、城乡一体的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嘉里护送”建设经验在2024年全省连续医疗服务现场会上推介。在探索推进这项改革中,我们着力抓好五个方面。
建立市县联动服务体系。嘉兴市构建由嘉兴市急救中心牵头、各县(市)急救站参与、各医疗机构协同配合的城乡一体化非急救转运服务网。健全平急转换机制,市本级和试点县(市)充分利用平时状态下的备用救护车辆资源,开展非急救转运服务。市域内医院间转诊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市、县(市)非急救转运资源整合联动,避免空当闲置,为公众提供更加充沛的服务供给。
打造高效便捷服务模式。全市统一建设非急救转运服务受理、车辆指挥调度的管理平台,与急救分类管理互不干扰。采用5G技术,实现电话号码、定位、车内监控等信息实时反馈给平台,确保精准派单,全程监管。全市启用“96120”热线,用于非急救转运服务。非急救调度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数据交互,人员身份信息、住址信息实时互动,实现病房端“一键式”预约,深化医院连续性服务。整合全市非急救转运服务统一为“嘉里护送”品牌,通过社区宣教,医院推荐,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群众知晓与认可。
出台全域同质管理标准。建立全市非急救转运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包括调度指挥座席设置要求、急救与非急救的分类管理制度、救护车和人员配备规定、财务管理制度、绩效分配制度等。全市实行统一呼叫号码、统一受理呼叫、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车辆标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服务标准等“六统一”,专线、专席、专人、专班、专车等“五专”运行管理。将非急救转运由特需医疗服务项目转变为人员转运服务与医疗服务项目,建立急救收费管理制度,确保收费合法合规、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探索全民普惠保障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按照《浙江省物价条例》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转运与医疗上门服务收费标准。将原特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改革为一般经营性收费项目,收费单价显著降低。探索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员非急救转运服务获得长期护理保险支持,减轻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员的经济负担。医保、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合发文,探索人员转运纳入长期护理保险。2024年9月,嘉兴市率先在嘉善县试点,将非急救转运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每次补贴80元。嘉兴市是全国首家将非急救转运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的城市。
构建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嘉兴市建立完善医疗救护员转岗培训体系,担架员、驾驶员参与人社部门的职业培训,获得急症现场初步处理、现场心肺复苏、辅助医疗救护等综合服务能力,并经过嘉兴市急救中心考核合规,取得医疗救护员证。嘉兴市创新人员准入机制,在浙江省率先实施急救担架员、驾驶员转岗医疗救护员,每辆非急救转运车配备2名医疗救护员,安排医疗救护员在院前急救与非急救岗位交替任职3个月,提高转运途中医学应急保障能力。
接下来,嘉兴市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需求,适应卫生健康领域发展的新要求,满足长三角一体化共享的新形势,高质量构建全域协同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使非急救转运成为公众普惠性公共服务。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浙江省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国芬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