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段时间,日产汽车将要合并到本田的消息频频传出,而如今总算得到了正式确认。12月23日,本田与日产在东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双方表示整个谈判过程预计在2025年6月前结束,同时在2026年8月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并且两家公司股票预计将在新公司成立前退市。
此外,这次参加会议的还有三菱汽车,据悉后续将会组成企业联盟,不过日产需要在2025年初决定是否参与合并,同时弄清以何种方式进入持股公司等条件。
本田真的能救日产一把?
根据双方的消息来看,本田和日产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可实现整体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目标。而双方本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与特斯拉、中国车企展开竞争,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不过在此当中,本田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任命控股公司的总裁,大多数内部和外部董事将由本田任命,而控股公司将由本田持股过半,换言之,哪怕是在三家车企合并之后,本田依然是作为大哥的存在,对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没有丝毫动摇。
结合目前的市场,本田和日产在是作为日本第二、第三汽车制造商,如果合并成功同时合作顺利的话,有可能从销量和营收层面,都超越斯特兰蒂斯集团,成为仅次于丰田、大众的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根据2023年的销量,本田在全球销售398万辆,日产在全球销售337万辆,两者的表现其实都颇为出色,而如果后续加上销售具有78万辆的三菱,那么整体销量将达到800万辆以上,仅次于丰田的1123万辆和大众的923万辆。
不过,本田汽车CEO三部敏宏表示,与日产的整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将在2030年后得到最大化。但有意思的是,日产前CEO戈恩对此次合作,表示这是孤注一掷的举动,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它们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产品几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
综合来看,本田除了在日本具有绝对地位之外,在全球市场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如今日本前三强品牌的合并,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能够有着较为突破性的表现,除非日产和三菱在此之后依然是属于不太长进的状态。
日产是如何走到现状的?
日产,作为日本三大品牌之一,为何从一个独立品牌就快变成即将“消失”的状态。首先来说说为什么是“即将消失”,根据上述官方说到的,两个品牌将会合并后成立新的控股公司,这就意味着有可能会成立一个全新的品牌,来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产品,那么在日产方面就不会作出太多的更新。
至于为何走到现状,那肯定跟品牌内部的管理和决策离不开关系,特别是在产品方面,很大程度上没有极具竞争力的车型存在。撇除其他市场不看,单从国内市场方面,在以前确实有着相对不错的成绩,例如 轩逸 ( 参数 丨 图片 )、 天籁 、 奇骏 这三款车型,基本上可以说是红极一时,在前10年当中用户买车基本都离不开这三辆车的选择。
而这并不是因为这些车型有多强的竞争力,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市场并没有太多选择。随着中国品牌在2018-2020年之间不断发力崛起,日产品牌在国内的销量也是属于逐渐滑落的状态。
根据日产最新的公布的财报,2024上半财年(2024年3月-2024年9月)营业收入为5.98万亿日元,同比下滑1.3%,全球销量为160万辆,同比下滑1.6%,其中中国市场降幅最大,为-5.4%。
作为对比,在本田方面,根据其官方财报显示,2024上半财年本田汽车营收同比增长12.4%至10.797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6.6%至7426亿日元。销量方面,在报告期内,本田汽车在日本和美国销量均有所增长,但在中国市场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内卷以及价格战的日益激烈,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如此一来,就明显能看出本田在市场中的实力,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合并之后依然充当大哥地位。
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一系列数据反映出日产汽车在市场中的困境,以及财务和销量上的双重压力,但其营业利润依然达到329.08亿日元,在同比下滑超90%的情况下,净利润为192.23亿日元。对于这个问题,日产汽车高层在此前的采访中也直言,是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变得强大”起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开发新车,日产在中国市场陷入了一场“生存游戏”,同时这是日产汽车21 世纪 以来遭遇的最重大危机。
为了应对困境,日产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包括削减产能、裁员,甚至连CEO内田诚都自愿放弃50%的月薪等,并发布为期四年的全新战略规划。另外,日产汽车还计划出售三菱汽车约10%股份,意味着日产汽车放弃对三菱汽车的控股地位。
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身品牌的“一成不变”,在日产当中一直按照以往的方式做事,并没有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去作出相应调整,难以维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其实早有另一个品牌给日产做了前例,那就是与日产组成联盟的雷诺,这个品牌就是从国内市场不断没落,随后退出中国市场,最终被中国企业收购。
回顾过去,日产并不是第一次陷入债务危机,在1998年,连续八年亏损的日产在被福特和戴姆勒拒之门外之后,最终向雷诺求助希望扭转困境,而后续雷诺收购日产部分股权,成为日产最大股东,并与日产成立雷诺-日产联盟。但如今雷诺-日产联盟,两个品牌都落得如此地步,确实是充满了曲折离奇。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合并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当中,对于每个品牌而言都是变幻莫测的,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品牌出现了合并的现象。例如早在2021年,标致雪铁龙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并成斯特兰蒂斯集团,位居全球第四,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DS、欧宝等14个品牌。
而在今年当中,吉利也将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系列,同时在近期领克与极氪也进行了合并。对于品牌来说,虽然是确实证明了自身在市场中的不足,但实际中不一定是坏事,一方面是能够节约开发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是可以缩小经营成本,甚至能实现从负到正的扭转局面。
中国车企也应该从中学习
中国车企如今在全球市场当中,凭借新能源车型的不断增长,简直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而对于极大部分车企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还是有着一些需要学习的地方。
首先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雷诺和日产,怎样才能继续推出更符合市场用户需要的车型,这是保持自身地位的根本所在。其次,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利润,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不论是本田还是日产,哪怕在当下不断退缩的市场下,其依然有着极高的利润成绩。但是相反国内车企,虽然是有着颇为出色的销量成绩,但是利润却没有出色的表现,甚至有部分品牌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纵观目前,与其说日产本田的合并是合作共赢,倒不如说是孤注一掷和绝望无奈,基本上就是绝地求生的状态。在之后,真的就要看下本田到底能为日产带来什么,日产将会有着怎样的造化了。同时,我们也不妨看看,在越来越卷的环境下,哪个品牌依然是处于停步不前的状态,谁会成为下一个日产和雷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