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STA)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北京和华盛顿同意将已有45年历史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延长5年,并进行重大修订,这标志着在紧张关系持续之际,双方在合作方面取得了期待已久的突破。美国国务院13日在声明中确认了续签的消息,并称这项协定“为执行机构建立了新的护栏”。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久后,两国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双方签署的首个合作协议,在中美两国关系中,具有非常独特、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事实上,《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也是中美之间最基础的协议之一,协定本身并不明确资助或规定在任何科技领域开展的任何具体活动,而是为两国科技合作提供政策框架,双方可以围绕该协定包含的合作领域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
中方表示,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好事。分析人士对《国际锐评》指出,在美国政府换届过渡期,中美对话合作能够稳步推进,是一个积极信号。历史是一面镜子。中美建交45周年的经验一再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向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国家主席总结了过去4年中美关系发展的7点经验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中美“要多搞对话和合作”。这体现出对中美共同利益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中美共担大国责任的郑重期许。
到了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科研产出大国,在很多指标上还超过了美国。两国之间虽然在高科技研发上存在大量竞争,而且经过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中国行动”(China Initiative,2018年启动,拜登上台后终止,在其执行期间迫害了200多位与中国开展科研合作的以华裔为主的美国科学家)对双方科学合作的严重影响,但在基础科研领域,中美仍然存在着大量共同感兴趣的领域以及科研能力的互补。
这次在协议中引入了“跨机构审查”程序,实际上就是希望通过更严密的、多方位的审查合作内容,以应对美国国内对所谓“安全风险”的批评;可能成为一种长远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合作的不确定性。就如分析人士所言:这样的条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了让未来的美国政府在处理这类协议时有更多操作空间,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分裂与不确定性。当然,增加审查是典型的“美国政治程序”,反映的美国希望在中美科技合作中掌握主动权心态。
续签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虽然范围缩小了,但表明两国仍在维持非敏感领域基础研究合作的重要渠道。更新后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妥协,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保留必要的科学合作。它不仅为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保护机制,也是稳定中美科学伙伴关系的关键一步。中美续签科技合作协定的影响远远超出双边关系,影响着全球技术竞争的更广泛动态。它的成功将取决于对透明度、数据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
展望未来,协定应该成为中美关系造福两国、惠及世界的倍增器。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开放,这是科技进步的铁律。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一委)近期高票通过中方提出的和平利用科技决议,强调所有国家都有权受益于科学和技术。不论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还是全球变暖等跨国威胁,都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同应对。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不能对全球性挑战视而不见,不能放任世界分裂成“平行体系”,应该通过合作展现领导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