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晨的阳光洒在村后的老柳树上,我站在门前,背着母亲细心打包的礼物。

"小安,记住路线了吗?"母亲帮我整理着围巾。

"记住了,过了陈庄西河,看到陡沟学校就快到了。"

"路上小心。"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

十一岁的我,第一次要独自走完这三十里路。寒风中,我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不知前方会遇到什么,但姥姥家的温暖正在召唤着我。

01

腊月的寒风吹过村头的老柳树,发出"簌簌"的响声。我——沈小安,正坐在热气腾腾的早餐桌前,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今天是大年初二,我要独自一人走三十里路去姥姥家。虽然才十一岁,但父母说我已经长大了,是时候接受这次"成长的历练"。

"小安,趁热喝完粥,这是我特意熬的小米粥。"母亲端着一碗咸菜走进来,眼神中透着关切。

我喝了一口粥,暖暖的感觉从胃里蔓延开来,"妈,真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点喝,还有韭菜盒子。你爸一大早就去镇上给姥姥家买礼物了,马上就回来。"母亲一边收拾餐桌,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正说着,院子里传来脚步声。父亲推开门,手里提着几个纸袋,脸被冻得通红。"可算买到了,这是你姥姥最爱吃的金华火腿和茶叶。"

母亲接过纸袋,开始细心地打包:"两个果盒、两瓶罐头、一包红糖,还有火腿和茶叶。对了,给你二舅家多带了一包特制的红糖,他们家小妹妹最近在发烧。"她一边说,一边把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包袱。

"记住了,路上遇到不认识的路就问问村里人。"父亲坐在我对面,表情严肃,"从咱们村往东走,过了李家庄,再往南拐。看到一棵大槐树就说明快到陈庄了。过了陈庄西河,就能看到陡沟学校,那里离你姥姥家就不远了。"

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记下路线。母亲在一旁叮嘱:"带上棉手套,今天风大。还有,我给你煮了两个鸡蛋,路上饿了就吃。"

吃完早饭,我换上母亲新做的棉袄。她特意在袖口绣了一朵小梅花,说是让我记住家的温暖。背上包袱时,我才发现礼物还挺重的。父亲检查了一遍我的装备:棉帽子、手套、围巾,一样不少。

"天亮了,该出发了。"父亲看了看天色。

母亲送我到村后的柳树旁。晨曦中,她的眼圈有些发红:"路上小心,早点到姥姥家。"

"妈,我会的。"我故作轻松地说,其实心里也有点发紧。

"等看不见你了我再回去。"母亲站在柳树下说。我不时回头,看见她的身影在晨雾中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模糊的点,消失在晨光里。

迎着朝阳,我迈出了独自出行的第一步。村口的狗子摇着尾巴跟了一段路,好像在为我送行。路两旁的麦田披着一层薄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春节的喜庆气氛在空气中弥漫,远处不时传来零星的鞭炮声。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我经过了几个陌生的村庄,房屋都是一样的灰砖青瓦。忽然,一阵香味飘来,是一家人在蒸年糕,甜甜的香气让我想起了家。

"小娃娃,上哪儿去啊?"一位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大叔问道。

"大叔,我去姥姥家。请问去陈庄怎么走?"我鼓起勇气问道。

"哟,一个人出门?有志气!"大叔放下斧头,指着远处说,"看到前面那个烟囱冒烟的大房子没?从那里往右拐,一直走就是陈庄了。"

02

顺着大叔指的方向,我继续向前走。太阳已经高悬在天空,脚下的影子缩得很短。路边的沟渠里还残留着几片薄冰,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我不由得想起母亲说的话:"冬天的路不好走,一定要当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走着,一座黄土砌成的老楼吸引了我的注意。楼房约有三层高,墙体上的黄土因为岁月的冲刷而斑驳不堪,却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我驻足观看,想起母亲曾经讲过,这样的楼房在她小时候很常见,是用当地的黄土夯实而成的。

"小朋友,看什么呢?"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我转头一看,是一位背着竹篓的老奶奶。

"奶奶,我在看这座楼房。"我礼貌地回答。

"这可是咱们这里最老的房子了,有六十多年了。"老奶奶慈祥地笑着,"你是去哪儿啊?"

"我去陈庄,要去姥姥家。"

"哦,那你可要加快点步子,过了这里还要走一个多时辰呢。"老奶奶叮嘱道,"前面就是岔路口,记得往左走。"

告别老奶奶后,我加快了脚步。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远处传来哗哗的水声——是陈庄西河。河水不深但很急,冰凉的河水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银光。

按照父亲的指示,我找到了一处较浅的河段。脱下鞋袜,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水温。冰凉的触感让我打了个寒战,但我知道必须鼓起勇气过河。卷起裤腿,我一步一步地蹚过河水,冰冷的触感让我的脚有些发麻。

好不容易到了对岸,我找了一块向阳的大石头坐下,准备晒干脚再穿鞋。这时,背后传来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回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男人,穿着深蓝色的棉袄,脸上带着莫名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