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12月23日,“发挥统战优势 扩大集聚效应”在纵深推进“五大行动”中汇聚服务发展力量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枣庄市委统战部动员876家民营企业参与兴村项目960个,惠及591个行政村,到位资金达2669.03万元。
枣庄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一级调研员王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冯楠,市新联会会长、全市统一战线法律服务团团长朱士刚,山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虎介绍说,今年以来,全市统战系统紧扣助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将建言献策、创新创造、壮大民企、双招双引、共同富裕“五大行动”作为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总抓手,贯穿统战各领域、各环节,拓展组织新载体、新阵地,延伸到发展最前沿、最基层,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了统战担当、作出了统战贡献。
上下联动齐参与,构建“同心兴枣”的组织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建设,延伸工作触角,有效构建上下贯通、组织健全、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五大行动”高度重视,将“五大行动”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带动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支持参与“五大行动”的良好局面。实行“一个行动、一套班子”牵头推进机制,对“五大行动”涉及的每个行动均明确1名市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联系,形成以上带下、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拓展组织载体。集全市统一战线之力,优选92名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行业精英,成立招引、科技、法律3个服务团,更加有效地整合统战资源力量,更加精准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同时依托统战领域丰富的人脉资源,探索建立“枣商联盟”,新成立运行5家异地商会和9家海外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切实以统战组织拓面延伸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注重协调联动。完善“1+6+N”协调工作机制,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健全6个专项议事协调机制和N个专项工作专班,组织召开专项协调机制会议11次,统筹抓好“五大行动”等重要任务研究部署。坚持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推进,实行一区(市)一品牌、一部门一特色,牵头组织各区(市)、市直相关部门围绕“五大行动”,立足部门职能优势分别打造1—2项特色亮点工作,持续强化1+1>2的聚合效应。
凝心聚力促发展,释放“同心兴枣”的活力动能。坚持系统集成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以重点抓、抓重点的方法,推动特色工作出彩、整体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有为。在“建言献策”行动中,建立完善“全覆盖一体推动、全方位提供保障、全闭环督办管理”政党协商工作机制,创新“实言实办·汇智兴枣”参政议政和“同心赋能·5+1+N”民主监督工作品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会议协商14次、书面协商18次,280余条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着眼提升建言献策履职能力,面向党外代表人士举办培训班17期、培训1700余人次。完善无党派人士集体议政建言平台机制,研究制定市知联会议政建言联合组机制文件6项,为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参政履职搭建了平台。在“创新创造”行动中,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活动40余次,促成135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34个科技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开展“同心兴枣·科技益企”活动160余场,促进市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签订合作协议11份。着眼促进职教与产业深度融合,举办全市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磷酸铁锂电池组装及应用项目作为全省唯一一项校企合作项目在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签约。大力推动统战领域工作创新,受邀参加省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民族工作“三全筑基”典型经验,培育特色亮点工作35项,形成了一批有枣庄特色的经验做法。在“壮大民企”行动中,用好“枣联枣好”工作品牌,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举办惠企政策宣讲活动184次,调研民营企业1061家,梳理问题和建议508条,结合实际分级推动解决。实施“金融+商会+企业”助企融资专项行动,为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提供融资支持8.38亿元。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为契机,结合新阶层助力企业合规服务,以“百场千企”特色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同心兴枣·法律护航”品牌,服务企业1180余家,开展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活动57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纠纷问题60余次。在“双招双引”行动中,在全省率先打造“邀商会进地市”招商模式,推动开展“鲁商回乡”暨全国商会枣庄行活动,签订项目60个,投资总额300亿元。发挥统一战线招引服务团人脉资源,发动各领域统战团体、统战成员投身“双招双引”行动,累计促成4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27.98亿元。在上海枣庄市长三角产业促进中心举办“枣庄市文旅康养产业暨乡村振兴招商推介会”,揭牌成立“枣庄统一战线长三角双招双引工作站”,现场签约年产10万吨新型宠物用品等11个项目,总投资14.24亿元。深入开展“港澳千人山东行”“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接待来访港澳代表人士240余人、台湾同胞500余人以及侨团侨领等100余人。在“共同富裕”行动中,深入实施“同心聚力促振兴”行动,引导各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活动210余次,捐款捐物价值105.3万元,服务群众3万余人。线上开展“重走丝绸路、民企进边疆”活动,联合全国石榴主产区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石榴主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项目入选全国2024年度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项目,以“榴乡同心”品牌携手引领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市中华职教社联合慈善总会开展“枣慈留香·温暖工程助学”行动,资助困难学生50名。广泛开展“知联乡村行”“新阶层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发动各级新联会、知联会开展送技术、送医疗、送法律、送文化等活动110余场,依托“知联乡村贷”向12家农业企业授信金额8310万元;动员876家民营企业参与兴村项目960个,惠及591个行政村,到位资金达2669.03万元。
健全机制重问效,强化“同心兴枣”的服务保障。树立鲜明导向,注重跟踪问效,形成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清单式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定期问效机制。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对各成员单位、各统战领域落实“五大行动”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召开全市统一战线深化“五大行动”助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现场推进会议,组成4个小组围绕“五大行动”开展专题调研,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五大行动”落实进展和成效,并开辟“同心兴枣在行动”专栏,及时征集优秀案例、典型做法,在全市统一战线形成齐心协力投身“五大行动”的浓厚氛围。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对招引、科技、法律3个服务团实行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分线召开会议研究确定工作重点和全年任务,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对招引服务团实行线索定期报送制度,对价值性线索深入研究梳理、及时建立台账、靠上跟踪问效,以实打实的措施推动“五大行动”落地见效。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把党外代表人士参与“五大行动”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履职尽责、服务发展成效的重要参考,对3个服务团实行成员动态管理,并结合《激励党外代表人士担当作为综合评价办法》落实,会同组织部门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加强联系培养,切实让广大党外人才活动有平台、干事有舞台、价值有彰显。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建言献策”行动作为全省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之一,在服务决策、服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我市各民主党派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冯楠:今年以来,我们以打造“汇智兴枣”工作品牌为抓手,支持引导全市各民主党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个一”发展思路,聚焦“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部署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创新政党协商“三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覆盖一体推动、全方位提供保障、全闭环督办管理”的政党协商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聚焦“推进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市级层面政党协商14次,提出高质量、价值性建议230余条,均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落实。围绕“枣庄市燃气管理条例”“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枣庄市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开展书面协商18次,提出意见建议55条,为助推我市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二是搭建建言献策“实言实办”履职平台。充分发挥《议政建言》直通车平台作用,坚持效果导向,强化跟踪督办,建立全闭环办理工作机制,推动建言成果得到高效办理、及时反馈。2024年以来,围绕“榴枣归乡”工程、“枣解决·枣满意”平台、锂电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通过《议政建言》直通车,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报告、工作建议108件,其中77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有效决策参考并被有关部门办理反馈,推动64件惠民实事落地落实。三是打造民主监督“同心赋能·5+1+N”工作品牌。在不断健全“党委出题、统战牵头、党派监督、部门落实”民主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5+1+N”民主监督模式,支持各民主党派市委会聚焦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业母机产业培育、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改革事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5个,围绕“发展区域工业互联网”开展1项联合监督,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党外人士座谈会,聘任20个部门209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监督员,选聘25名党外人士担任“益心为公”公益诉讼志愿者,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记者:今年成立的法律、科技、招引3个服务团是全市统一战线纵深推进“五大行动”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抓手,请介绍一下法律服务团有关工作情况。
朱士刚:法律服务团自成立以来,聚力打造“同心兴枣·法律护航”工作品牌,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探索服务形式、办实特色活动,力求以法律人才所能服务企业经营所需,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摸清企业需求,确定服务内容。依托“枣庄统战”“枣庄新阶层”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扩大法律服务团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企业法律需求反映渠道。科学确定法律服务团成员精准对接企业,36名成员与380家企业建立联系,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梳理劳动用工、债务债权等方面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座谈交流,广泛收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将市场交易、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等问题较为突出的法律领域作为重点服务内容。二是开展精准服务,深化工作协同。坚持企有所需、我有所应,发挥服务团成员专业优势,精心办理企业“法律订单”,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57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60余次,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精准、高效服务,赢得企业一致好评。同时,依托服务团平台,持续加强多部门联合,动员服务团成员广泛参与司法、税务等相关部门及行业商会法治活动,在各类专题培训、考察观摩、政策宣讲和普法宣传活动中,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培训等助企服务。三是办好特色活动,彰显服务效能。创新推出“百场千企”法律宣讲特色活动,发布法律服务团“百场千企”法律宣讲工作方案,甄选《企业合规经营与法律风险防范》《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等10余个宣讲课题,选派服务团成员讲授针对性课程30余次,陆续开展集中宣讲10余场。同时,加强上下联动,跟踪区(市)企业需求,推动法律服务团人才资源下沉,实现区(市)巡回宣讲全覆盖。巡回宣讲期间,企业参与度高,活动效果较好,为我们继续办好这项活动增强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记者:我市在纵深推进“五大行动”中形成了一区(市)一品牌的良好格局,请问山亭区在这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刘杰:今年以来,山亭区深入贯彻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部署要求,围绕助力全区“工业倍增、产业突破”和“重点项目增量提质年”,实施“五心五聚”工程,形成了服务要素集成、资源力量集中、品牌特色集聚的工作格局。一是实施“同心聚力”工程,提升建言献策新质效。组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7个专业建言联组,通过采取“现场观摩+政策解读+座谈交流”三合一的工作模式,开展专题调研15次,协商监督活动13次,形成《议政建言》23期,汇总各类意见建议70余条。二是实施“匠心聚智”工程,激发创新创造新动能。汇聚知联会、新联会、海联会、职教社等领域党外代表人士100余人,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山亭同心智创谷,分批次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活动”,协助企业实施创新技改项目23项,协助研发新产品16个,申请新专利29个,与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个,策划国家级创新项目2个,市级项目1个,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实施“暖心聚爱”工程,展现壮大民企新作为。打造“联心惠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服务品牌,联合统战成员单位和统战团体,组建以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经济师、安全工程师等为主体的“五师助企服务团”,实施“五师同心向企行”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事务、融资贷款、安全生产等服务32场次,帮助52家民营企业协调融资2.5亿元,20余家民营企业完成授信33.6亿余元。四是实施“诚心聚能”工程,开辟双招双引新赛道。制定《山亭区统战系统助力招商引资实施方案》,建立《山亭籍在外企业界人士名录》120人,相互缔结友好商会15家,促成23家异地商会会员企业与山亭本土企业结对共建。拜访青岛枣庄商会和青岛东南亚商会,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2处,收集招商引资线索4条。举办“异地商会·家乡行”活动2期,洽谈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7个。五是实施“红心聚民”工程,构建共同富裕新画卷。打造“1+5+N”民主党派服务乡村振兴品牌矩阵,先后开展思源助学、义诊下乡、科技助农等服务活动30余场次,建立服务阵地5处,累计捐款捐物8万余元。实施“百企百村解百事”行动,为390余户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修缮村内道路20余公里,提供就业岗位178个。新实施徐庄镇米山顶村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2个,打造“一步三县”观景平台等网红打卡地6处,年吸引各地游客3万余人次。打造徐庄镇藤花峪村同心共富小院,招引4家电商直播团队入驻,成功吸引各类人才69人,创办经营主体23个,形成“多位一体”的共同富裕服务矩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