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4日讯不久前,菏泽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狩猎与传授犯罪方法案,案件的主要嫌疑人张某竟是一名分享户外生活的短视频博主。
2023年,有网友举报,一名巨野籍男子在网上涉嫌售卖猎捕工具,并涉嫌非法狩猎的行为。
接到线索后,民警对这名男子展开了调查,很快锁定了男子的身份信息:张某,男,老家在菏泽市巨野县,常年在外打工。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张某在短视频平台中时常会分享一些田间地头的内容,然而,在他的视频中,警方并没有发现网友举报提到的销售狩猎工具、非法狩猎等行为。直到几个月后,民警发现,张某回到了巨野县,并且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了自己捕获的野生动物——两只野兔和三只野鸡。
野兔、野鸡以及常见的黄鼠狼、刺猬等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食用、未经许可捕猎“三有”保护动物均属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掌握的线索,民警立刻赶赴张某家中,对其实施了抓捕,现场缴获捕兽夹9只。
在张某家中,民警还查获了两包冷冻的肉制品以及鸟类羽毛,经过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张某捕猎的正是珠颈斑鸠、蒙古兔等“三有”保护动物。此时,民警在张某的手机中发现,他经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些户外探险的相关内容,拥有数万粉丝。这些日常视频并没有什么异常,然而,在张某的私信和评论中,充斥着大量讨论如何猎捕野生动物的信息。
为了给账号“涨粉”,张某购买了简易工具并在野外布置捕兽夹等陷阱,每当自己在网上炫耀“战利品”时,都能吸引不少粉丝的围观和询问。然而,张某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为了逃避打击,他从来不在视频作品中提及捕猎和销售狩猎工具。不仅如此,张某在视频中从来不提捕猎动物的名字,而是用代号代替:黄鼠狼就是小耳朵,野兔就是大耳朵,斑鸠叫红牛……
张某知道,短视频平台对这一类敏感内容也会进行甄别与审核,每当有粉丝表示也想尝试捕猎后,张某都要求粉丝加自己的微信,通过微信购买捕猎的工具,并录制相关的教学视频,通过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小范围传播。
那么,张某这些狩猎工具是从哪里来的呢?据张某交代,他自己从网上购买捕鼠夹、钢筋、养殖龙虾用的龙虾铲以及铁丝等工具,组合成简易的捕兽夹,并将方法传授给买家。为逃避打击,张某从来不亲自给买家邮寄商品,他选好了生产捕鼠夹、龙虾铲的厂家,每当有粉丝下单时,他直接安排厂商发货,不仅可以轻松赚到差价,也能让自己置身事外。一只捕兽夹在网上售卖七八块钱,他从厂家进价是5块钱左右,一只能赚近3元。
同时,警方对捕兽夹的生产厂商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工厂都是生产捕鼠夹等器具的,生产厂家并不知道张某购买捕鼠夹的具体用途。虽然张某一直在外地打工,但是为了吸引更多粉丝购买捕兽用品,他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猎捕野生动物的视频,通过直播等方式展示给粉丝,吸引眼球的同时,彰显自己的“实力”。
尽管张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过程,但是当警方对买家进行逐一排查时却发现,张某的顾客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警方通过对张某的转账记录进行分析研判,仅仅在张某的微信中就梳理出了近百名购买捕兽夹等工具的买家,有的买家甚至陆续从张某这里购买了捕兽夹等工具上百个。
警方对90多个买家进行了逐一摸排,最终锁定35名非法狩猎的犯罪嫌疑人。这35个人中有涉及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有涉及野外掩饰犯罪所得的,还有的是非法狩猎的……一个案子有15个罪名,涉案价值达600万元。
固定证据后,巨野县公安森林警察大队兵分多路,对涉案嫌疑人进行抓捕。经过数个月的抓捕和证据固定,警方共收缴捕兽工具1400个。除了捕兽工具,警方还收缴了野生动物尸体、皮毛等数百份。
警方对这数百份样品进行了送检,根据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其中包括蒙古兔、黄鼬、珠颈斑鸠等,绝大多数都是“三有”保护动物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三只。
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其他涉案线索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守护自然环境,这既是公安机关职责所在,也需要广大群众遵守相关法律,不要心存侥幸,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闪电新闻记者 宁佳 菏泽台 周琦 巨野台 王相帅 刘瀚允 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