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长三角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关键。
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长三角在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加强。
加速跨区域布局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科技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定实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当前,长三角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台(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持续加强。
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开发的示范项目,成立以来就承担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该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介绍,园区内70%的企业来自上海、苏州和无锡,展现了其强大的区域吸引力。
“过去十年,尽管园区仅新增了1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却创造了相当于南通单个县(市、区)1/10的GDP和1/5的财政收入,成效显著。”他如是说。
在黄晓峰看来,产业创新协同,就是区域之间的双向选择、双向合作。他用园区内一家苏州公司的落地来举例称,“这家公司拥有苏州的研发基础,发挥南通的空间优势,利用合资公司的载体,实现了多方共赢”。
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寅嵩同样对跨区域协同创新表示认可。他指出,尽管公司总部位于南通,但借助上海、苏州的创新和开放优势,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海外客户数量在过去一年增长了100多家。
然而,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黄晓峰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需要建立各种机制以促进客流、物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自由流动。在实际操作中,物流和人才流动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吴寅嵩也提到,物流供应链的建立尚存困难,产业资本之间的连通性仍有待加强。
人工智能持续进阶
发力科技创新的同时,各地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近年来,长三角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如今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1/3。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的当下,这片创新热土以更密切的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千行百业紧密结合。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进阶,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张江人工智能岛、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西岸智慧谷)和马桥AI创新试验区为轴线,以嘉定区、青浦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和闵行区为聚点的点轴联动发展模式。
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在品牌、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方面实现“十百千”的突破,即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为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经上海市经信委批准设立。该园区坐落在上海市宝山区,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产业园区。
目前上海已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商汤“日日新”、稀宇科技“海螺问问”、阶跃星辰“跃问”等。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区,已吸引近80家大模型企业入驻。
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同样位居国内前列。杭州作为首个提出并探索“城市大脑”概念的中国城市,积极推动“中国视谷”产业地标建设,其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表现出色。
江苏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人工智能产业在图像识别、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目前,中国(南京)智谷、中国(南京)软件园、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已颇具规模,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合肥则凭借其人才和政策等优势,成为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作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在智能语音、智能家电、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了千亿级产值。
“我们研发在上海,工厂在苏州,超90%供应商来自长三角地区。”汤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20年,我们在位于上海青浦的长三角绿洲智谷创立汤恩智能,长三角这片热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该负责人介绍,长三角绿洲智谷是青浦区率先发起的“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一环,也是很多长三角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站,入驻园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有“长三角”的共同基因,让他们“创新、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苏浙皖”。
“目前,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几个关键短板。”双维智库区域经济分析师李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首先,区域协同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尽管长三角三省一市自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推动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指出了长三角人工智能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但目前仍缺少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这不利于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协调机制。
“其次,产业创新合作水平较低。”李骏分析,合作专利是衡量创新主体联系及知识交流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专利规模显著扩大,但跨省市的合作专利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安徽省。这表明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合作仍受行政边界约束,产业一体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数据、技术、算力、人才、场景等多种要素的支持,单个省市难以满足全部需求。
“基础领域仍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李骏看来,人工智能基础层涉及基础支撑平台的搭建,创新难度大、技术和资金壁垒高。与全球领先水平相比,中国在数据库、计算理论等人工智能基础领域的学者数量仍有较大差距。从产业布局上看,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层和应用层,而基础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且主要分布在少数中心城市,如上海和杭州。“非中心城市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集聚中心,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布局结构仍需完善。”他说。
李骏表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不断拓宽,在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其看来,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小模型要协同并进,要在更多垂类行业领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小精尖”行业大模型。“同时,上海应充分发挥长三角的既有资源和场景优势,加速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优势。”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此前公开表示,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多个现象级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突破,正在引领新的商业形态并赋能千行百业,“长三角国创中心希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全球的人工智能创新力量集聚长三角,跨区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千行百业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新质生产力,助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竞逐“新能源之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乘势而上,跑出发展“加速度”。地处长三角腹地、江苏南部的常州,去年首次晋级“万亿城市”,新能源产业是其背后最大的助力。
“江浙沪皖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正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李骏认为,这一区域不仅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还集聚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力量,为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能源已成为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去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7681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近一半;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值分别达到1777亿元、1400亿元、1121亿元。
另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全市新能源整车产量67.8万辆,实现产值1400亿元,以一市之力独占江苏七成,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产自常州。目前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3400余家,基本形成产业闭环。
有了常州的成功先例,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积极打造“新能源之都”。
12月16日,位于浙江嘉善的瑞浦兰钧长三角研究院正式启用。这座由储能行业龙头企业瑞浦兰钧设立的新能源研发基地,专注于锂电池技术的研发和验证,并配备2GWh锂离子电池模组Pack产线及40MWh储能站。
据介绍,新能源产业是嘉善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当地已形成以锂电池为主,光伏、氢能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态势,集聚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超30家,产业规模从2021年的2.2亿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65亿元。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对嘉善来说,研究院的启用是促进城市新能源产业链完善与扩展的一大重要战略,将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为嘉善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最强地级市”,江苏苏州目前已经拥有3个万亿产业,而新能源产业,则是苏州势在必得的第五个万亿产业。
不仅是嘉善,今年9月,苏州召开了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
首先是《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的宏伟目标,成为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之后,苏州第四个万亿产业集群。
为了进一步细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苏州还同步发布了《苏州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和《苏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光伏产业规划提出,到2026年全市光伏相关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新型储能产业规划则明确,到2026年全市新型储能相关产业营收规模力争超过1200亿元。
浙江宁波也将打造新能源产业“万亿之城”作为新的目标。
汽车产业一直以来便是宁波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点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面向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宁波也正加快推进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加速驶向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
宁波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在吉利新能源汽车产销良好的带动下,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增加值增长11.9%和9.9%,持续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工业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也是遥遥领先,增长达到了145.4%。
宁波先后出台了《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关于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其中提到,到2025年,宁波要力争培育形成10个以上的新能源整车品牌,把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提升到70万辆以上,占全省比重超过50%,占全国比重超过5%。
凭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异军突起,安徽合肥已经成为长三角首座新能源产业万亿之城的有力竞争者。
近日,合肥市工信局发布消息,截至10月21日,该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实际产量超100万辆。从去年全年的74.6万辆,到今年有望突破130万辆,合肥在这一赛道中的增长,可以数以倍计。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比亚迪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比亚迪工厂生产整车接近50万辆,这一数字占据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6%,凸显了头部车企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作用。
同时,合肥在成为新能源产业“万亿之城”的道路上也获得了资本的支持。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成功引进了153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达1315亿元。这些项目中不乏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如奥托立夫、均胜电子、福耀玻璃等,以及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康宁车载玻璃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外资项目。
得益于众多项目的落地,合肥提出的“2027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00万辆”的目标显得更加切实可行。
“上海在新能源产业主要聚焦在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一细分领域,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场景示范,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李骏表示,上海还凭借其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渠道和资本支持。
李骏进一步表示,江浙沪皖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该区域新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将推动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地区新能源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