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年末,印度国防部部长梅农突然冒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印度人其实可以越过中印传统边境,然后将尼泊尔、锡金乃至西藏等地区都纳入印度的统治之下。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大胆,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印度内部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讨论。
当时,有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制定了和中国作战的计划,而当这个消息传到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耳朵里的时候,尼赫鲁人傻了,心想 “我打中国?真的假的?这政府里到底混进来了一群什么样的抽象东西?真能打得过吗”。
于是,尼赫鲁在此时否定了梅农一干人等的想法,并且指出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应该也不可能和中国爆发武装冲突。但是没过多久又爆发了这样一个事件:印度兵不血刃地接连收复了五座被法国殖民的城市。
这个事件给予了印度极大的自信,印度国内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很多印度的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呼吁印度必须要渴求更多的土地。此时印度要上哪去找更多的土地呢?于是很多的年轻人就盯上了印度的北部和中国接壤的地方。
在民族主义的裹挟之下,尼赫鲁的想法也产生了变化,因为此时正是士气正旺的时候,如果携战胜之威,似乎向北扩张和中国碰一碰也不是不可能。于是面对高涨的民意,尼赫鲁宣布中印边境的形势必须要做一些改变了。
此话一出,印度举国沸腾,都在庆祝这伟大的胜利时刻,虽然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宣称并没有占领这些地区,但是此时印度人已经开始庆祝了。但这一宣称让前线真正负责国防的维尔马将军傻了。
印度的维尔马将军就是负责中印边境的人,当他看到总理的发言之后,可以说是大惊失色,心想 “你要改变中印边境,那你这不是拿我的命当劈柴烧吗”。
于是这位将军亲自出来辟谣,说现在的边境情况不乐观等等,但他的这一番话并没有起到作用。印度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是高度上头了,面对维尔马将军的劝阻,直接就是 “谁在乱我军心”,直接就将这一位唱反调的维尔马将军给罢免掉了,并且向印度民众保证印度的军事实力在边境地区有着绝对的优势,打中国那就跟吃饭喝水是一样一样的。
为了能佐证印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印度国防部派遣了五千名精锐部兵包围了印度南部的港口果阿。这一次行动不仅有英军留下的航母助阵,还有超过五十辆坦克装甲车的加入。果阿这个地区之前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但是城内的葡萄牙人一看这个阵仗,直接就点了投降,印军此时又收复了被葡萄牙占领了四百多年的果阿。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印度群众是彻底的沸腾了,印度国内开始出现一种论调:就连葡萄牙、法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印度都可以轻松拿捏,全世界已经没有人可以和印度一战了,别说是中国,就是美苏亲自来了也不好使。
士气到了这个情况,尼赫鲁又觉得自己行了,大手一挥,开疆拓土就在今日。于是印度开始秘密地向中印边境派遣军队。就这样,一场让众多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想破头都想不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打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如果我们要严肃地去讲尼赫鲁到底发了什么病,非要跟中国拼一下,那是很难去讲。因为无论是尼赫鲁本人还是印度这个国家,都是十分甚至九分的抽象。抽象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对印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无论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官僚还是尼赫鲁本人,他们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刻甚至都不知道战争要开始了。
那还不是最抽象的,最抽象的是哪怕到了战争爆发之后,印度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跟自己打,也判断不出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整个印度上下属于是一点没有行动纲领。这场战争怎么说呢,就是非常的抽象,抽象到我们要是直接把印度在开战前干过的事客观地阐述一遍,那都是在骂他。所以这里就不以严肃的形式来给大家讲了,我们以杂谈的形式来讲一讲印度为什么一定要打这场战争,也就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要说清楚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的原因,这事还得从印巴分治开始聊起。1947年在印度独立之后,英国统治者将英属印度划分为了两个国家,那就是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印度以及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
站在印度人的角度,反正无论如何印度最终是获得了独立自主权,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但问题在于土地被人分出去了,接下来要干的事无非就是将失去的土地给夺回来。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旦打起仗来,又是无数的现金可以流进印度旧官僚的口袋里,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就在这个时候,印度人发现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早就不是想吞并谁就能吞并谁的古代社会了,你想干什么事都得经过联合国的批准和认可你才能干。而当时的世界话事人是美国和苏联,当时的美国拥有着绝对真理核武器在手,总之就是一句话,想轻易动刀兵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于是,当时从英属印度留下来的旧官僚们就果断地将外交大权交给了尼赫鲁,因为如果不打外战的话那就没有油水可捞,而内政部门比外交更有权势也更容易捞钱。
于是,这些旧官僚们由于个人利益和野心的驱使,都开始专注于内政部门职能的争夺。由于印度此时没有进行彻底的革命,所以国家内部的官僚体系几乎还就是原来那一套,都是由地主进行兼任的。
因此在新政府里面,印度的部长们满不在乎地自行其事,经常是没有事先取得内阁的同意就可以开始公开地宣布政策决定。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也一样,印度内阁当中此时有着一个外交事务委员会,但是此时主管外交的尼赫鲁将这个机构根本不放在眼里,多次制定、宣布甚至执行事关重大的外交决策,但是并没有经过这个所谓的外交事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和内阁甚至完全不知道尼赫鲁到底在搞什么。
中印边境的处理问题也是这样,所以这就导致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的时候,整个印度的内阁、国防乃至他们的外交负责部门都不知道会爆发这场战争,因为整个印度对华的政策几乎全部是由尼赫鲁一个人强刚独断决定的。
而尼赫鲁对华的态度我们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聊。首先是1939年尼赫鲁第一次访华,在抗日战争时期,尼赫鲁当时到达了重庆,当时中国军民团结一致以武装斗争对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斗志就深深震撼了尼赫鲁。
尼赫鲁认为他所梦想的未来就是中印两国友好地达成某种类似于联盟的关系,两个国家的前景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他此时相信中印两个国家的友谊可以代表整个亚洲的前途甚至象征着整个世界的前途,双方的关系一定要是积极热情的,甚至是亲如兄弟的。
这个想法从1942年一直持续到了1954年。在1954年时候尼赫鲁第二次来到中国,彼时的中国打赢了朝鲜战争,把不可一世的美国大兵撵回了三八线以南,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一次尼赫鲁参观了新中国解放之后的建设,对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中表现出来的精力和纪律印象很深,他认为中国带来了了不起的力量。这一次访问中国时他甚至还建了校园,可不建不要紧,这一建就建出问题来了。用尼赫鲁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像是中华帝国的属国或者附庸国的臣民一样被引进夜间了,面对这样的对手,印度根本毫无胜算。
而今七十年过去了,无论是我们的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印度约五倍左右,我们也的确在引领这个时代的方向。大到我们的无人机、高铁、新能源车,小到遥遥领先的手机、冰箱,甚至小到生活中每天睡觉的枕头,我们也能做到遥遥领先。
在此之后,尼赫鲁就想面对如此一个强大的邻邦,他自己必须要奋斗一下,那具体他要怎么奋斗呢?之后的尼赫鲁又会怎么办?之后的印度又会做出什么样逆天的操作呢?下一期再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