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作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委原书记刘克文劳民伤财在农村道路两侧“刷白墙”被国家监委点名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刷白墙",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却承载着无数人的无奈与质疑。在许多地方,为了所谓的"美化"环境,政府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农村道路两侧的房屋统一刷成白色。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美观,但实际上却耗费了大量资源,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过去,尽管有人对"刷白墙"的行为提出质疑,但往往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和明确的界定,而最终不了了之。毕竟,"美化"环境听起来总是那么冠冕堂皇,反对的人似乎就成了不喜欢当地变美的"异类"。然而,如今国家监委的通报,终于为这一行为定下了明确的基调:劳民伤财的"刷白墙",必须得到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刷白墙"类似的,还有"统一门头"的行为。为了打造所谓的"整齐划一"的市容市貌,一些地方政府强制要求商家更换统一的门头招牌。这种做法,同样忽视了商家的个性和需求,导致街道景观的单调和乏味。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为并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形象,反而让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家监委的这份报告出台,各地政府无疑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那些仍在沉迷于"面子工程"的地方政府,或许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考虑是否应该停止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而对于那些已经实施了"刷白墙"或"统一门头"的地方,是否会有人敢于站出来,将这些"面子工程"恢复为原样呢?

尽管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这份报告能够立即改变所有地方政府的做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至少为那些仍在迷失方向的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够回归理性与务实,真正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打造真正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而那些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也必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