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4年第12期内容
“一病一残”“一弱一困”“一老一少”……这样的特定群体在我国规模不小,却面临保险保障不足的现状。如何更好地补上这一保障缺口?在政策引导下,普惠保险扩面提质是大势所趋。
为特定群体撑起“保障伞”
“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论健康状况”,近几年,以惠民保为代表的普惠保险成为现象级产品。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惠民保参保人数和保费迅速扩容。截至2023年末,共有30个省份173个地区推出了243款惠民保产品,累计1.68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90亿元。
除了惠民保,不少保险公司还推出了服务老年人、残疾人、新市民等特定群体的专属普惠保险产品,更充分地满足多样化保障需求。
在山西省柳林县,半月谈记者在70岁的党先生家中看到,三级肢体残疾的党先生拄着拐杖走起路来很困难。今年2月的一个下雪天,党先生意外摔伤导致右踝关节骨折,在柳林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保报销3689.5元后,党先生通过柳林县残疾人保险保障项目,在中国太保寿险又报销了3500余元,其中医疗费2573.7元,意外住院津贴1000元。“多亏县残联为我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没几天就把理赔款送过来了。”党先生说。
小险种为残疾人撑起了抵御意外风险的一把安全伞。吕梁市柳林县残疾人联合会为全县9561位残疾人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及疾病身故保险项目,该项目每人每年保险费100元,由吕梁市和柳林县财政全额拨款,涵盖了意外、残疾、定寿、医疗补偿等多项保障。中国太保寿险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告诉半月谈记者:“发挥风险稳定器作用,让特定群体有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是普惠保险的价值所在。”
“买得到”“买得起”“赔得满意”
调研中,一些保险公司人士坦言,有的普惠保险产品,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保险产品,如果没有政府财政的保费补贴支持,投保率就会很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锁凌燕指出,普惠保险的服务对象,是数量庞大、资产规模相对较小、金融活跃度与贡献度较低的个人客户或小微企业客户,这类客户一般支付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有限,导致消费端的可支付性与供给端的可持续性较难平衡。
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普惠保险体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4条原则:可及性、可负担性、公平诚信以及商业可持续性。
“当前,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不够、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要着力完善普惠保险制度规则,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推进新型保险基础设施建设
怎样让普惠保险产品更有效率地触达老百姓?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税支持,还要加强金融创新。数字经济的到来,为解决普惠保险业务痛点提供了重要机遇。
锁凌燕认为,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积极推进新型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跨机构、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开放机制,以更有时效性的方式把涉及长尾市场的多渠道、多来源、多种类信息汇聚在一起,帮助行业人员和研究者以更智慧、更动态的方式掌握客户总量及风险结构变化。
“发展普惠保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现有模式、现有产品、现有流程上打折和降价。”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洪梅认为,险企需要着眼于当前还未覆盖或覆盖不足的领域和人群,通过新思维、新数据、新技术、新模式,探索优化产品、服务、流程,持续拓宽保险服务的边界。
半月谈记者:王淑娟
原标题:《普惠保险“惠”字当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