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注意,不能割超过水层皮,否则伤树,冬天容易坏一大片,很难恢复。我们家五口人一共置换了50亩橡胶林,都是我一个人割的,一年仅橡胶收入就有4万元左右。”12月18日下午,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新高峰村村民符文庄一边指导记者如何割橡胶,一边介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3年来村民们如何从排斥到高兴,甚至后悔当初真不应该不乐意搬迁的巨大反差。
2021年10月12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一句话诠释就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当,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3年过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足为奇,但是记者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用创新思维解决了村民符文庄所提到的“橡胶置换”等“硬骨头”问题的做法更亮眼,具有重要的启示、参照和借鉴意义。
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板:珍稀罕见的动植物涌现
12月17日至20日,记者跟随国家林草局组织的采访团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地考察调研,印象最深的是: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护林员和村民都要向记者展示他们所拍摄的稀有动植物的照片和视频,告诉记者,这些动植物以前如何难见,现在经常能够见到,以及哪些是新发现的物种等。
“看,这是护林员前天来开会的路上拍摄的圆鼻巨蜥,有两米多长,以前很少的,有些地方已经灭绝了。”12月18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局长李大江请记者观看他手机里的圆鼻巨蜥视频,他介绍说,圆鼻巨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他们发现了30多个,给每个圆鼻巨蜥安置了芯片可以随时追踪了解它们的情况。
12月19日下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南崖管护站护林员刘大业带着记者穿过密林,跨过小溪,攀爬到一个杂草丛生、山蚂蟥随处可见的小山坡,指着一个小洞口告诉记者:这就是今年8月份发现的穿山甲的洞穴。刘大业1981年当护林员,明年就退休了,他感慨地说:“以前巡山很少见到穿山甲,现在每年都有新的穿山甲发现,中科院监测到的有30多只左右”。
“金樽水玉杯是我国被发现和记录的第9个该属植物,也是海南记录的第3种、在尖峰岭发现并记录第2种水玉杯属植物。它是小型全菌根异养植物,一般人很难见到的,你们从图片里看看吧,它的茎上端的花看上去像个小杯子,花是金黄色的,像不像一个金色小酒杯?”12月19日下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生态工程师卢春洋在尖峰岭林区展示她手机里的图片解释说,由于这个新物种的形状,就用李白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命名为“金樽水玉杯”。
李大江、刘大业、卢春洋等讲述的故事意味着海南着力打造国家公园建设“海南样板”成效显著,尤其是水玉杯属植物对环境要求非常严苛,是极其稀有的物种,“金樽水玉杯”的发现,表明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保护状况优良,丰富了植物物种多样性,拓展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3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增长至7群42只;完成首批坡鹿野化放归,将30头坡鹿迁至霸王岭片区,并跟踪监测坡鹿生长情况,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加强重点物种专项调查监测,选取坡垒、陆均松、水鹿、豹猫等10个重要物种开展专项调查监测,在尖峰岭片区29个点位监测到中华穿山甲影像,初步确定该区域存在中华穿山甲稳定群体……
解锁“硬骨头”问题:让生态美、百姓富
“生态搬迁前,全村都是贫困户,收入主要靠割胶,一年人均收入只有一两千元。”新高峰村村委会主任符志明回忆说:“一间瓦房三石灶,一条野藤挂家当”就是村民当时真实的生活写照。
据统计,当时体制试点中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核心保护区内共有459户1946人原住居民,做好村民的生态搬迁工作曾经是让人头痛的“硬骨头”问题。海南省用创新思维解锁“硬骨头”问题,在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中创新采取土地产权相互置换模式,推进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居民生态搬迁,解决生态搬迁难点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互促”的路径。
符志明介绍说,2020年底,白沙县南开乡原高峰村实施整村搬迁,全村118户居民从偏远的山区搬至距离白沙县城4公里多的牙叉镇新高峰村。整村搬迁后,白沙有关部门按照人均10亩的标准,在村居新址附近为村民补偿共计约500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并按照“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共同发展菌菜轮作产业。置换后,农场国有土地登记变更为集体土地,集体土地登记变更为国有土地,原土地的使用性质不变。2023年,食用菌项目为村集体创收23.13万元,提供用工3600多人次,村民务工收入近55万元。
12月18日,记者在白沙县牙叉镇新高峰村看到59栋美观的联排两层小楼,这是地方政府免费给村民建造的生态搬迁新房屋。屋顶有光伏发电,村民可以每年“卖电”增收2000多元。村前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距离县城只有10多分钟路程。此前,他们距离县城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
“前段时间回山里去看,曾经的村子全部都恢复森林植被了,我们给动植物腾出来空间,不仅是为国家公园的完整性作出了贡献,而且我们因为搬迁到这里都富起来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交通难的问题全部都解决了。”符志明说,生态美、百姓富不是口号,村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
8月20日上午,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周亚东笑着向记者讲述他与白沙县南开乡原高峰村老村长的故事,他说:“不久前我去回访了老村长,当初他对搬迁不积极,这次特别高兴告诉我,种植15亩虎奶菇,挣了9万元,新买了一辆车。感谢政府,感谢党的政策。”
据了解,包含新高峰村在内,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搬迁455户1931人,搬迁进度达99%,仅有4户15人尚未搬迁。国家公园内原有矿业权10个,目前已经全部退出。计划分10年投资约23亿元,对国家公园范围内约123.5万亩人工林中的95.03万亩进行处置,目前已初步完成处置22.89万亩。
周亚东介绍,土地置换这种创新方式,海南是走在了前面,别的地方没有。
据了解,为系统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建立局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常态化沟通解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开创了由地方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共同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和旗舰物种保护的先例。
需要继续用创新思维解决的难题还有:机制、科研、开发
“人工林一侧,可以看出有大片尖顶形树冠的加勒比松,而天然林一侧,则是犹如戴着帽子一样的热带雨林。”12月18日上午,站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的山坡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局长李大江引导记者观察南北两侧山坡上的植被,他说,这是黎母山的分界山脉,位于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这片松树林有2万多亩,从国家公园的角度来讲,它修复以后应该都长成那种“戴帽子”的,而不是“长尖尖”的树,那就是热带天然林自然生态系统了。
据了解,国家公园设立之前,上个世纪90年代,荒山造林搞绿化,种了一批加勒比松,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物种与国家公园保护对象是不一致的,单一的人工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遭病虫害、火灾,全部覆灭,就会影响周边热带天然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所以人工林的生态修复,应该是国家公园保护中的重点。像这样的人工林,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有120多万亩。那么,当地是如何处置的呢?
周亚东表示:“这也是一个难题,必须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目前我们采取了人工林赎买的方式,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买、价格怎么评估,我们按照正规流程跟企业达成协议,得到很多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支持,目前已经完成16.7万亩的赎买任务,这是非常艰巨的一步。那么老百姓的一些人工林、老百姓经营的土地又怎么办?老百姓的林子划入了国家公园,我们是不是采取和园外不一样的生态补偿方式,提高一个标准?比如说有园地、耕地、农地、林地等等,是不是采取地役权和签订协议的方式来纳入国家公园统一管理?”
除了人工林的生态恢复这个难题,海南还有一些“硬骨头”问题需要继续用创新思维去攻克。周亚东介绍,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仍存在一些难题,比如,管理体制改革亟待完成,现阶段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尚未获批,当前管理局仍是挂牌运行,各管理分局仍为事业性质,基层管护人员多为原有的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职工,专职从事国家公园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科研平台搭建不扎实,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的科研支撑保障事业单位,对国家公园科研项目的统筹不够;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种植业和初级、粗放、低效类型的资源利用,虽然连续4年开展国家公园GEP核算,但还没有实现成果转化应用等。
下一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将认真落实国家林草局、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用思维创新模式解决难题,稳步推进矛盾调处,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