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和聚精会神有什么区别
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有没有不同
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个问题
同学们分组热烈讨论
欢声笑语不断,幽默乌龙时有
团队式授课、小班制教学、混合式设计
这门课花样好多!
联动本研学生,连通线上线下
联结古今中外
这门课有点意思!
今天
让我们走进国家级一流课程
体验复旦的“成语与中国文化”之旅
一份问卷诞生的课程
这门课主要面向留学生,讲授中国特有的成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成语与中国文化”的第一任主讲教师王景丹一直记得,当初开设这门课程的契机是一份问卷:“当时我们学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留学生最想学什么,很多学生选择了成语。”
“在和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他们会用很多成语,我完全听不懂。我才发现成语不只是书面用语,聊天的时候也会经常用,所以就很想学习。”日本籍文化班学生原杏奈认为,学习成语可以让自己在说中文时更加地道,进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
带着学生们的向往,“成语与中国文化”在期待当中诞生,复旦也成为全国首批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之一。
从零开始,一路摸索,课程的教学团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当时全国都没有相关的教材,我们自己上一课写一课,压力很大。”直到2008年,课程团队将几年的讲稿整理汇编成书,《成语教程》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成语解读》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课程的教学逐渐有章可循。
2018年,凭借多年的稳扎稳打,课程团队获复旦大学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第二批)立项。2019年,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一致性建构原则”下设计建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0年,这门课被纳入复旦大学特色在线课程建设规划。
不局限于本校,“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还登上在线教育平台,免费开放,2024年秋季学期已有4800余人报名学习。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张媛会在平台上与选课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答疑解惑,致力于让更多外国学生受益。这门课程提供的线上资源内容丰富、讲解易懂、形式多样,让对成语好奇的学生即使自主学习,也能徜徉成语世界,品味其乐无穷。
经过多年的积累,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已然形成。许国萍、王景丹、张媛三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分工合作,线上线下教学顺利。但她们并不愿止步于此,出版新教材、探索新模式、走出国门、将成语教学送往海外……她们对这门课有着更长远、更广阔的计划。
所有课文均为原创
打造“语言+文化”教学模式
成语寥寥数字,却意义丰富,堪称汉语宝库中的明珠。成语的“结构—功能—文化”一体性对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提升语言文化面貌有着重要的价值。
为此,老师们在编写例句和课文时尤为讲究。如何最好地展现一个成语的句法功能?这需要在语料库里做上千条语料调查,从而呈现最规范、最常用、难度适宜的表达。课程的主讲教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许国萍表示,课程团队的三位老师都具有语言学的专业背景,科学性是她们不言自明的共识。
“所有的课文都是原创,这在语言教材里很少见。”老师们综合考虑常用性、习得难度、文化意义等因素去选择成语,将成语的教学在课文中串联起来,避免散装式、词典式的教学。“在一个文化的话题下去讲课,如何在传授文化知识的时候,自然地去呈现成语,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是我们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之一。”
最开始“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也采用过词典式的教学,但依据对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困难的调查和交流,经过一轮轮的改革,最后形成了如今的“语言+文化”融合模式。
正如课程的名称,成语和中国文化是不可能分割的,“我们重视的是语言与文化的融合,需要输出和表达,而不是语言归语言,文化归文化。”团队探索的的新模式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真实语境中体会成语
让教与学玩出“新花样”
在课堂上,许国萍总是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融入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程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记忆负担较重,想用却不敢用等等。为此,每节课许国萍都会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鼓励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应用,组织完成情景对话、主题讨论,让学生从真实语境中体会成语涵义,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写作也是成语学习的难关。课程的写作教学会给出内容提示和参考成语,以此帮助和鼓励学生大量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输出,慢慢领悟其中的门道。
同时,老师们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此实现“1+1>2”的协同增效。在“随时随地,遇见成语,记录成语”的超星课堂讨论区,学生们将在吃饭时、散步时、旅游时发现的成语以图文形式分享上来。来自越南的文化班学生阮明珠便在讨论区分享自己漫步甜爱路时遇见的成语——白头偕老,真正做到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发现成语之美。
成语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他们常对学习成语有着特别高的热情。“一些学生在学会成语后会非常爱用,甚至超标使用,三四百字的文章里面用十几个成语。”许国萍笑道。
不同于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这门课程的教与学玩出了新花样。其中,“小剧场表演”便是一种激励性的作业形式。不同学段的中外学生一起,从剧本撰写到表演排练,全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紧扣课程学习内容,学生们对于“编剧”“导演”“演员”这样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身份有着浓厚的兴趣。
“团队的形式更利于学生们进行语言的输出。”“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的许多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许国萍会综合考虑年级、国别、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等因素,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为彼此缔结珍贵的友谊提供契机。
得益于在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培训中的学习和训练,课程团队对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式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教学逻辑,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建构课程。课程团队的三位老师都相信:“教和学双方都满意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成语是文字组合,也是文化传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在这门课中探索一种新的模式,让学生能尽可能早地接触一些语义透明度较高的成语,更早地深入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这是整个课程团队对这门课的初心和愿景。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梁启越、赵帅智
图 片
王祎琴、受访者提供
责 编
赵天润
刘怡然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