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莆田12月25日电 (记者林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中国传统乡村的经典形态。时至今日,在房前屋后养鸡养鸭,逢年过节宰鸡宰鸭,仍是许多农村的“保留项”。但家禽养殖导致的臭味和环境污染也给乡村环境治理出了道难题。如何既保障村民的“养鸡自由”,又不影响乡村环境?
在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25周年之际,记者随采访团走进木兰溪溪源仙游县,在这里找到了一种答案。
“这是我自己家里养的鸡。”打开鸡舍门,榜头镇龙腾村村民林瑞金挥手赶了赶想溜出笼的母鸡。听到咯咯的鸡叫,记者走到近前才发现,印象中禽类养殖的臭味几不可闻。
发酵床鸡舍。郑志忠摄
秘密在鸡舍里。“这是县里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我们搭的发酵床鸡舍,用了这个之后,真的一点都不臭了,不仅环保,邻里也和谐多了,真的非常好。”林瑞金对这个“科技产品”相当满意,“一个发酵床鸡舍,材料加酵菌,只要3000块。5年后把底下的垫料换了就行,旧的可以拿去当肥料。”
据了解,发酵床养鸡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原理的养鸡方法。鸡舍中铺设的垫料通过微生物菌群作用,可使粪便自动分解,无须人工清粪,也不会产生异味。该垫料以农村常见的稻壳、油茶壳等为主,菌群培植原料则来自米糠、淘米水、红糖等“平民”材料。
这种发酵床鸡舍自落地试点后便凭借成本低廉,效果立竿见影,深受村民们欢迎。
畜禽养殖一直是水源区水质污染的“重点关注对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处木兰溪溪源地,仙游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而是以“疏”代“堵”,解决问题。发酵床鸡舍只是环保基础上保障村民们“养鸡自由”的做法之一。
仙游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东介绍,除发酵床鸡舍外,现在村民饲养20只以下禽畜均需圈养,并新建三格式化粪池。这种化粪池可供一户或者多户共同使用。畜禽养殖污水经过三格式化粪池消纳后再接入污水管网,污染大幅减少。
村中新修的家禽宰杀池,所排污水可经污水管网收集净化。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此外,不少当地乡村还保留有公用井水洗衣、宰杀、洗车等习惯,仙游也配套建设了公共洗涤池、宰杀池、倾倒池、洗车尾水收集池,直通污水管网。这样一来,即便是逢年过节人多排量大,优化到“神经末梢”的污水管网仍能有效收集生活污水。
目前,仙游县正推广“政府主导、乡镇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规范运行”的污水治理模式,从试点村、试点镇到重点推进木兰溪流域110个村(社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