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不久,淮海战役随之发动,这场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同时也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很大程度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这场战役中,最为艰难的攻坚战便是面对黄百韬的兵团,尤其国民党军的精良装备,再加上黄百韬丰富的战场经验。
陈士榘将军虽然着急,无奈久攻不下。
最终,粟裕决定将他换下战场,派出了谭震林和王建安的部队,继续对黄百韬兵团发起猛烈的进攻,最终取得了成功歼灭黄百韬精锐部队的胜绩,黄百韬以自尽作为结局告终。
那么在这场久攻不下的持久战中,粟裕大将为什么要临时换将呢?
这种战争途中,临时换将的行为是很危险的,身为大将的粟裕不可能不明白这点,那么他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而对于他的这一做法,毛主席却是作出了评价:极好
智勇双全——陈士榘
“状告”陈毅元帅,彰显聪明才智
陈士榘将军的一生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他机智过人,对于作战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为此甚至勇于与上司据理力争。
在鲁南战役发生之前,当时的元帅陈毅和大将粟裕都选择了要主攻敌人的74师,但是陈士榘却有着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二人提议的方案,是存在着风险和不足的,而他本人是主张优先打击鲁南方向的敌人。
为此,他直接将自己想法的电报发给了军委,可是着实给陈毅“告了一状”。
“你们有电台,你们能发报,你们向党中央告我的状。”这是陈毅元帅得知被告状之后说的气话。
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帅是具有帅才之风的,他虽然对于手下在“背后告状”的行为比较生气。
但是在得知了陈士榘的具体作战方案之后,也是予以认同,还直接将权力交给了他。
最终陈士榘将军不负众望,取得了重大胜利,从这里不难体现出陈将军的勇气与谋略。
为原子弹“做窝”的上将
在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被任命为工程兵司令员,作为工程部司令的他,在军事落后的新中国背景下,担负起了建设核武器基地的重任,这对于当时的新中国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可见他肩负的任务之重。
“他只用两年的时间,便做到了五年才能完成的工程任务,这不得不堪称为一大奇迹。”
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陈士榘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对此毛主席亲切地称他为“为原子弹做窝的将军”。
面对黄百韬兵团久攻不下
既然陈士榘将军有如此雄才大略,那么昔日面对黄百韬的兵团为何还会久攻不下呢?
这里要从人员指挥上来分析,陈士榘作为当时的作战指挥,只能凭借一个人的智慧去带领部队攻击敌人。
但是从操作方面和战术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当粟裕得知情况后,便做出决定,将陈士榘调到别的战场上去指挥,这里则是派遣指挥系统相对齐全的山东兵团前来接替。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既是与敌人斗力,又是与敌人斗智。”这是在回忆淮海战役中张震将军给予的评价。
这场战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为人民解放军日后的渡江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解放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中心地带,如上海和南京等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于战役怎么打,粟裕谨慎提议“两步曲”,毛泽东大胆拍板“三步曲”。
在发动淮海战役之前,我军领导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敲定应该采用何种作战方案才最为优势,淮海战役的规模和战略部署都是需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的。
最终毛主席决定在粟裕提出的作战两部曲的基础之上,增添一步,加入了他还没有准确把握的作战方案。
“求援敌之一部而歼灭之”这是毛主席最重要也是最没有把握的作战第三步。
他想趁机将敌人的增援部队消灭殆尽,但是他和粟裕都知道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敌人为了增援一定不会恋战的,而我军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求战”。
1948年11月上旬,战役拉开帷幕。
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于次年1月10日取得了最终的决胜,这场战役既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同时也是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取得的重大胜利,加速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崩离析,为日后的渡江战役和全中国的解放创造了便捷的条件,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对国外反动势力起到了警醒的作用,是一场获得巨大成功的战役。
谭震林、王建安临危受命
了解完战役总过程,再来细说黄百韬兵团的覆灭。
上文提到,粟裕派了谭震林和王建安两位猛将,代替陈士榘去围攻黄百韬的兵团。
二人带领的山东兵团具有健全的指挥机构,而且在火力配备上也是具有优势。
不仅如此,粟裕还安排了三个炮兵群去提供山东兵团的火力支援。
这里也可以看出,粟裕对于黄百韬的兵团也是高度重视,对其消灭的决心不可阻挡,就算是硬啃也要把这块骨头给咬碎,绝不会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谭震林与王建安二位带兵山东兵团临危受命,但是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战场经验和战争见解。
尽管敌人相当的棘手,他们也坚决要完成好上面下达的任务。
“极好”——这是毛主席对于粟裕的决断做出的高度评价!
粟裕大将面对黄百韬兵团的敌情果断做出临阵换将的选择,不仅体现出了他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对于歼灭黄百韬的精锐部队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粟裕决策的果断,毛主席也是高度称赞,将才的作用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碾庄追击黄百韬
“11月8日得知黄百韬兵团已从新安镇地区西撤,军区命令部队立即开动,到陇海路赵墩碾庄地区执行堵击任务,坚决把黄百韬兵团堵住,绝不能让他西逃徐州。”
这是时任江淮军区独立旅一团二营副政治教导员的李剑锋,在回忆录中,对当时追击黄百韬具体场景的回忆。
谭震林和王建安二人采取先攻弱敌后攻强敌的作战方略,将黄百韬的兵团围追堵截在了碾庄地带,虽然将敌人包围了起来,但是进攻起来也是十分不易的。
对于黄百韬这个人物,粟裕大将也是曾经评价他为作战的优秀将领。
在我军与黄百韬的部队进行数次交手之中,黄百韬都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在局部对战中被敌人占据了优势,但最终依靠粟裕的英明才智才能化险为夷。
在曾经三次我军围剿黄百韬的战役中,均没能留下他,尽管消灭了敌军一半的军力,但也被他多次逃出了我军的包围圈。
因此,这次在碾庄的作战,粟裕坚决不能让他再次逃之夭夭了。
敌人具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在李剑锋的回忆录中我们了解到敌人在碾庄的作战方式,敌人在两堵墙的夹角位置用轻机枪打穿,然后在这个位置架起机枪,这样便能扩大视野,同时射击范围更是可以达到270°,这给解放军的战士们在进攻时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路标就是路线,枪声就是目标,追得上就是胜利!”这是谭震林在激励战士们英勇作战时所发出的号召。
虽然敌人一直在激烈地抵抗着我军的进攻,但是这岂能挡住我们战士们进攻的步伐。
山东兵团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经过数日的浴血奋战,终于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防线和封锁,全歼了黄百韬的兵团,而黄百韬面对这个结局则是选择了自尽。
黄百韬至死“三不解”
黄百韬临死之前,仍然执迷不悟,面对我军的围困,留出了遗言,他有这三个“不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会使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仍然感到困惑呢?
第一件事便是:自己为什么要傻傻地在新安镇等待44军两天的时间——44军是他管辖范围下的一个兵团,当时的44军并没有与黄百韬在一起,而是去往了海州。
44军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虽然在名义上是黄百韬的部队。
但实际上却在背地里,帮助国民党的领导人物做着走私私盐和护送货物的勾当,在关键时刻,44军没有及时保护黄百韬,而是做了这些货物的“保镖”,也是极具讽刺意味。
第二件事为:自己已经在这里等了44军两天了,为什么不用这两天的时间去修建被炸毁的桥梁呢?
黄百韬的部队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桥梁的缺少,而导致在仅剩的桥梁中逃跑时,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而身亡。
他当时急于等待44军的支援,而后逃跑,把修建桥梁的事情早就忘到了脑后,直到临死之前才突然醒悟过来,无奈为时已晚。
第三件令其不解的事情也是最关键的事情便是:既然上面已经派人对我进行援助了,那么为什么不掩护我向西进行撤退呢?
被派往支援黄百韬的是李弥的兵团,但是李弥却在自己撤退的前一天就先行撤退了。
而且在李弥的兵团向东进攻来对自己进行支援之时,并没有掩护自己的部队向西进行撤退。
在黄百韬看来,正因为李弥的提前撤退,才导致他们在军事防御上出现了漏洞,让我军有了可乘之机,才会被一举突破,到了今天的这个局面。
这三件事,成为了黄百韬临死之前的执念,他始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失败的原因。
将责任推给他人,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但实际上,黄百韬兵团覆灭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黄百韬兵团覆灭原因
首先一点便是,由于上司的命令没有及时传达,导致黄百韬的兵团在新安镇长时间驻守,失去了灵活性和应变性。
本来他的兵团是杜聿明让其驻扎在这里,是为了应对日后对山东发起进攻而提前建立的攻击阵形。
但是,杜聿明却被蒋介石临时派去了东北,所以实际上杜聿明在后面一直没有再为黄百韬的兵团下过命令。
还有一点便是,我军将淮海战役的第一个进攻方向便定在了黄百韬的兵团身上,虽然之前黄百韬已经早有预感,甚至猜出了我军的意图。
但是无奈没有上面的命令,他也不能轻易转移部队,而我军就在突然之间就对其发起了进攻,打了黄百韬一个措手不及。
而后面,随着我军展开的猛烈攻势,黄百韬边战边逃,由于桥梁的缺少,在渡过运河时大量的士兵出现了溺死、被踩踏致死的情况,这也使得他的兵团元气大伤。
最重要的一点,是手下人的“叛变”,三绥靖区的起义,致使黄百韬不仅失去了大量兵力,还使他惊慌失措,匆忙逃跑。
这时的黄百韬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冷静,而是慌慌张张,只想逃跑。
有着这样的领导,手底下的人怎能好好作战,兵团内部更是人心惶惶,这时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一点战斗的想法都没有,只想着赶紧跑路,逃命最要紧。
对于黄百韬来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在对消灭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也看出了粟裕大将的雄才大略,对于起初陈士榘的进攻久攻不下,他及时调整战略方针:
针对陈士榘指挥上面的劣势,派遣山东兵团的谭震林和王建安等人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不仅,及时减少了我军人员上面的伤亡,也对黄百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正是有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加上陈毅、粟裕、刘伯承等大将的英明领导。
才能使我军通过几场大的战役,便能瓦解国民党的统治,促进了全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这对于我国至今在军事思想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