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12月25日,枣庄市召开“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帮扶力度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枣庄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朱景宜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展开介绍。其中,她提到,全市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10304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28283人,就业率达59.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景宜介绍,市残联完善政策保障,出台了枣庄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开展了推进残疾人就业十大行动,落实了26项具体举措。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残疾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的通知》《枣庄市残疾人文创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深化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发挥政策合力,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同时,枣庄市残联打造市级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服务。3年来,累计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10923人次,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残疾人4459人。其中,市级残疾人就业平台吸纳残疾人就业82人,带动就业87人。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为依托,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3年来,依托85处“如康家园”,开发辅助性就业项目44个,87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深入了解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及企业用工现状,举办残疾人就业推介会、专场招聘会,3年来,累计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调查131186人次,收集就业服务需求15994条;走访各类用工企业173家,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208个;组织线上招聘会4场,线上发布残疾人岗位信息1860条;举办线下招聘活动49场(次),参与用工企业1220家,提供定向招聘残疾人岗位1531个,参与残疾人128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49人。

朱景宜提到,市残联通过加大残疾人培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创建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1处,省级残疾人培训基地3处,市级残疾人培训基地6处,县级残疾人培训机构7处。先后承接了全省“美丽工坊”残疾妇女技能培训班、全省脊髓损伤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等省级培训班4期,连续3年成功举办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128名选手参加市级职业技能竞赛,18名选手参加省级竞赛,31人次获得省级、市级奖项,其中无人机项目获全省一等奖。同时,按照精准评估、精准培训、精准就业原则,实施“培就一体”闭环式培训。3年来,全市共开展非遗传承、盲人按摩、机电家电、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种植养殖等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班48期,培训残疾人5248人,实现就业720人。

除此之外,市残联着眼新业态,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整合部门资源,深入开发适合残疾人的文创项目,全市建成省级、市级残疾人文创就业基地8处,培养文创产业带头人37名。推进“社区微业”。面向城乡社区,实施快递服务、电动车维修、福利彩票销售等“微就业”项目,促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共推行社区就业项目29项,开展社区就业实用技术培训2场,帮助残疾人实现社区就业44人。加大盲人按摩机构扶持力度,推动盲按行业体系化、规范化升级。3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38万元,扶持盲人按摩机构14家,累计建成盲人按摩机构38家,培育盲人按摩师65人,打造“齐鲁手创”盲人按摩服务品牌示范店8处。市残联支持自主创业,3年来,全市累计发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30余万元,培育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2处、省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10处,扶持省级、市级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63名。

朱景宜强调,市残联要着眼新要求,兜牢就业底线。开展“一人一策”高校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采取建档立册、责任帮包、岗位推荐等举措。3年来,全市237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除升学等暂不就业情况外,有就业意愿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保持100%。开发“帮富帮扶”残疾人城乡公益性岗位,累计帮扶2800余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联合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等活动,重点针对就业困难残疾人、残疾登记失业人员,提供“点对点”送工服务、招聘服务和就业直通车服务等帮扶举措,扶持300余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