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仅凭一个“D”抓获31年前的逃犯(主题)

90后探长成为上海公安首个“追逃工作室”掌门人(副题)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面对堆积如山的百余份在逃人员档案,面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数据,面对数以万计的档案材料,如何勘破迷雾,从中精准抽丝剥茧?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支队追逃组90后探长刘思卿可谓颇有心得。从初入刑侦领域的“新人”,到擅长侦破旧案的能手,刘思卿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时空猎人”?“没有所谓的天生破案直觉,我们都是跟着前辈,从一个个案件中积累经验,透过一页页的信息分析研判,在一次次复盘中学习总结。”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刘思卿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卿。受访者供图

破获31年积案 神秘字母牵出在逃嫌犯

破案线索不会随着时间永远尘封,当抽丝剥茧发现线索后,破获‘冷案’很有成就感。”

翻开刘思卿的工作笔记,8字信条跃然扉页,“命案必破,有逃必追。”这也是刘思卿从小的梦想。受儿时看警匪片和侦探小说的熏陶,他在心里早早埋下了一颗穿警服、抓凶犯的种子。在刘思卿看来,“警察严厉打击犯罪,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我喜欢做刑警,揭开疑案真相的过程特别有成就感。”

“最开始接触旧案积案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方向,于是就慢慢跟着前辈和团队成员学习。”刘思卿接受采访时回忆道。2019年,他26岁,刚在传统侵财类案件的侦查中崭露头角,就被调岗至刑侦支队追逃小组。在无数次耐心梳理厚重卷宗、细致总结过往案例经验的过程中,他寻觅那一丝可能出现的案件侦破转机。

2020年初,刘思卿跟随同事一起到宝山某农宅例行走访一名在逃人员钱某的大哥,交谈之余,一本与旧报纸放在一起的通讯录吸引了他的注意。趁钱某大哥不注意,刘思卿迅速翻开浏览,首页上一串没有备注姓名的手机号码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个手机号的旁边,仅用铅笔淡淡标注了字母“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卿和同事们讨论案情。受访者供图

当记者问及为何会特别留意这条隐藏在通讯录里的信息时,刘思卿说,“钱某的大哥年纪偏大,相较于手机,很可能会用更传统的方式记下联系方式。我想到我们有位资深老侦查员,就是凭借嫌疑人母亲家墙壁上的手机号找到了关键信息。这个案例给了我启发,这本通讯录或许藏有玄机!”

“字母‘D’的背后,究竟代表什么?”刘思卿心存怀疑,于是不露声色地默背下这个手机号码。不出所料,正是凭借这个手机号码,刘思卿迅速锁定了当时在逃超过30年的嫌疑人钱某,而字母“D”原来代表着“弟”的含义。“小六子!”在外省某工棚宿舍里,从天而降的追逃民警一声大喝。“到!”多年前犯案的刻骨记忆,伴随着这声久违的乡音,让钱某一个激灵,条件反射般地起立。一个踉跄,撞翻了木茶几上的一杯劣质白酒和一盘青菜。身旁的工友惊愕地目睹着这一切,这个陌生的绰号一下打破了钱某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人设,原来他就是身背重案的逃犯。

深挖旧案,点亮正义曙光,让罪恶无处遁形。刘思卿第一次切身感到,“破案线索不会随着时间永远尘封,当抽丝剥茧发现线索后,破获‘冷案’很有成就感。”积案告破后,同事们都称他是“天生的猎手”,这个尘封31载的“硬骨头案”似乎就是等着他来攻破。

追逃工作室 辐射带动更多青年民警

作为站在前辈肩膀上的“新一代刑警”,刘思卿和战友们在实践中不断搭建并实验传统刑侦从未涉猎的系统和模型,将罪恶逐一揭露。

面对冷案“死结”如何寻求“新解法”?让刘思卿印象深刻的是,今年3月,他和同事们在刑侦总队的指导下,帮助外省市警方缉凶归案,在山东巨野抓获一名在宁夏银川犯案后逃亡近20年的逃犯常某。当时,宁夏警方发现,常某和妻子育有2男2女,其中一名大女儿近期在上海宝山活动,因此向上海宝山警方发来协查。

“如果对现有案卷已经难以突破,为什么不把侦查重点回到人的本身?”刘思卿发现,这名在自己辖区活动的“大女儿”不仅和其他兄弟姐妹保持着日常互动,还和三妹“婉婉”有着密切联系。初始户籍档案显示常某只有4个子女,三妹“婉婉”从何而来?难道常某在亡命天涯的20年里再育一女?

“我和队友们围绕这名神秘的‘三女儿’展开调查,当时我们发现常某的4名儿女与‘三女儿’相约春节期间在山东巨野‘逛大集’。”刘思卿向记者分析道,根据此前的了解,他们的户籍地、工作地和常住地都不在山东,这背后肯定有异常。刘思卿和战友们围绕这名神秘的“三女儿”展开调查,发现“婉婉”是常某的干女儿。进一步调查得知,“婉婉”是常某的“套牌”工具人,他经常套用干女儿的身份信息活动。而与常某4名儿女经常交流的“婉婉”就是常某本人。上海警方立刻将情况通报给山东警方,最终成功在3月14日将常某在山东巨野抓获。

每回破案时看似灵光乍现的刹那,实则背后是刑侦民警科学严谨的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深入追寻。今年7月,“刘思卿追逃工作室”在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成立,刘思卿从500余件追逃案例中总结提炼的“追逃七大战法”,为“追逃实验室”注入了战法样本。

谈及“追逃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刘思卿说,“我们通过让派出所民警来工作室学习锻炼,更好地对逃犯进行预判和研判。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青年民警之前在派出所是便衣民警,此前并不熟悉研判。通过在工作室学习研判方式和研判工具,回到派出所后,仅两个月就帮助外省及本市抓到30多个历年在逃逃犯。”

在从事追逃工作的6年中,刘思卿先后参与了500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追逃工作,成功侦破10年以上“冷案”10起,抓获10年以上在逃犯罪嫌疑人20人,被评为上海市公安局“十佳追逃能手”。

在追逃之路上披荆斩棘,让正义之光穿透岁月的尘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刑侦技术的不断升级,作为站在前辈肩膀上的“新一代刑警”,刘思卿和战友们在实践中不断搭建并实验传统刑侦从未涉猎的系统和模型,在摸索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熟练运用各类技术软件的水平,将罪恶逐一揭露,成为守护城市安宁的忠诚卫士。

【对话】

《我是刑警》看了前几集

新一代刑警擅长数据流

青年报:最近《我是刑警》热播,你看了吗?感受如何?

刘思卿:我看了前面几集,这部电视剧比较真实地还原年代比较久远的老案件,当时刑警的侦查手段的确主要靠“两条腿”和“一张嘴”去排摸。随着时代的发展,身为新一代的青年刑警,我们会结合数据流、信息流,以及先进设备进行研判,通过数据驱动赋能实战。此外,我们对于现场的保护会比之前更加严谨。

青年报:围绕数据流研判,可以分享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案例吗?

刘思卿:比如说今年“夏季行动”中,我们快速侦破了一起盗窃案。当时嫌疑人删除了从无锡深夜打车到上海的记录,我们通过使用了一项手机功能,还原出已经删掉的打车订单,打破了嫌疑人看似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攻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快速侦破。

青年报:不少市民看了刑侦电视剧后,想知道如何防范这类伤害事件。根据您的工作经验,有哪些建议?

刘思卿:首先,钱财不外露,个人信息不透露。其次,家庭幸福要珍惜,生活作息要健康。不要过度喝酒,喝酒容易失控。此外,避免债务纠纷和远离非法借贷。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