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前国防部政策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近期的一系列言论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特朗普新政府国防部政策副部长提名人,科尔比反复强调:一旦中国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将不惜摧毁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厂。这一极具争议性的表态,不仅暴露了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焦虑,更折射出全球科技霸权争夺战的深层博弈。
现实的残酷性在于,台积电已然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命脉。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的数据显示,美国采购的92%顶尖芯片均来自台积电。这一惊人的依赖度,使得台积电超越了单纯的商业实体范畴,演变为地缘政治的战略筹码。科尔比毫不掩饰地宣称:"让台积电完好无损地落入中国手中,这种想法简直疯狂。"这番表态虽然措辞激进,却准确反映了美国战略界的普遍忧虑。
美国对台积电的战略焦虑远比表面更为复杂。尽管《芯片法案》承诺了巨额补贴,但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策略仍然令华盛顿深感不安。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投资的晶圆厂仅规划4纳米和3纳米工艺,而其在台湾已开始尝试量产2纳米工艺,并积极研发更先进的制程。台积电董事会始终坚持将最尖端工艺的制造和研发留在台湾,这一战略选择实质上维持了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成为美国科技霸权最大的软肋。
在美国本土,英特尔作为唯一一家具备先进制程能力的晶圆厂,其技术迭代速度却远逊于台积电。英特尔在7纳米制程上的持续延误,以及在5纳米、3纳米工艺上的疲软表现,已让美国政界对其追赶台积电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这种技术差距不仅关乎商业竞争,更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政界普遍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英特尔难以在先进工艺领域对台积电形成有效竞争,这种技术依赖将持续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尔比等人极端的"摧毁论"才显得格外刺耳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不仅是一种军事威慑,更是美国技术焦虑的极端表达。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掌握先进制程的能力已然成为国家实力的核心指标,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衰退,正在动摇其全球科技霸主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科尔比的主张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2021年最受关注的"打破巢穴"战略研究不谋而合。这份研究提出"焦土政策"的概念,建议在冲突发生时摧毁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业。然而,科尔比更进一步指出,这种战略决策权不应仅由台湾方面掌控,暗示美国将在关键时刻直接介入。这种思维逻辑的背后,是美国对维持半导体霸权的执着追求。
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法案》试图通过巨额补贴重塑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台积电获得116亿美元资金支持在亚利桑那州建厂。然而,特朗普对这一政策持强烈批评态度,认为这种补贴模式难以确保"优质企业"的引入。这种政策分歧折射出美国两党在科技产业重构路径上的根本分歧。
科尔比在202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对台积电施加关税等惩罚性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全球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依赖度之深,使得任何激进政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美国重塑半导体供应链的努力需要时间发酵,过于激进的政策施压不仅无助于台湾提升防务能力,反而可能破坏现有的产业生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