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关系的复杂棋盘上,加拿大似乎做了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作为全球第二大领土国家,加拿大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却不像个强者,更多时候显得像个跟在大哥后面的“小弟”。自从特朗普入主白宫,加拿大就变得更加谨小慎微,甚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干脆就“听令于人”。
或许,我们可以从最近中加关系的紧张局势中看出端倪。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发布第15号令,对加拿大的“维吾尔人权倡导项目”和“加拿大西藏委员会”进行制裁。这些组织被指控持续抹黑中国,散播新疆和西藏存在所谓“人权问题”的谣言。这是鉴于11天前,加拿大政府曾以“侵犯人权”为由,对中俄官员实施制裁,其中包括8名中国官员。这一系列举动,显然让中国忍无可忍,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应对。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加拿大为何要甘心扮演这样一个“打手”的角色?这得从两个方面去剖析。首先,加拿大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不可忽视。我们都知道,加拿大和美国的地缘关系极为密切,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息息相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拿大的政策常被视为美国的延伸,加拿大政客们也未必对此感到羞耻。事实上,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如今的特鲁多政府,加拿大的执政党和在野党对中国的立场几乎如出一辙——反华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其次,加拿大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据说,明年即将迎来加拿大的大选年,无论是执政的自由党,还是跃跃欲试的保守党,都希望通过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以此获取更多的国内支持和国际关注。尽管此举能否真正提升他们的选票尚无定论,但至少可以暂时转移国内视线。这种策略说白了就是借机向本国民众展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正义姿态”,尽管这种“正义”在他人看来有些廉价。
当然,加拿大在追随美国对中国产品加重税这一政策上,也可谓是毫无节制。从对新能源电动车的征税到对各种中国产品的关税安排,加拿大仿佛急于向美国递交一份“投名状”。然而,这种盲目的追随,不仅无助于其摆脱美国的经济压力,还可能招致更大的贸易代价,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反制。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也让人颇感讽刺。看看加拿大自己国内的情况吧:原住民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不公正待遇和歧视,毒品泛滥,无家可归者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同样亟待解决,却鲜少见到加拿大政府如此热衷于为之奔走呼告。自诩为“人权卫士”的加拿大,似乎忘记了先把自己家门口的垃圾扫干净,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人。
那么,中加关系未来会如何发展?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加经济的深度依赖。无论是加拿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还是中国资本对加拿大经济的投资,都是两国无法轻易割舍的现实利益。此外,加拿大若想在国际事务中谋得更大的话语权,恐怕还需从根本上调整对外政策,特别是在处理中加关系的问题上拿出更多建设性的态度而不是竞相“得罪”。
总之,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以偏见和敌对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注定不会长久。加拿大若继续充当美国的“附庸”,不仅在战略高度上损失不少,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也将面临巨大风险。对于中国而言,制裁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警示,提醒那些试图在中加关系中玩弄政治手腕的政客,那样做的代价可能远超他们的预期。
加拿大或许该醒醒了,继续对中国发难,不但无济于事,还可能落入更深的外交困境。而对于中加两国来说,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任何一方的单边行动都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最终受损的只可能是自己以及那些置身事外的普通民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