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提到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曾提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家认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要准确理解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今年已多次强调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涉企行政检查初衷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但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营商环境改善。要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着眼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要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行政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要合理确定检查方式,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检查执法监督,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经在多次会议上提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画图 图据视觉中国

6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7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涉企监督检查内容、方式和流程,持续提升协同监管能力。市场监管总局的几次发布会上也提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今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明确“有为市场”和“有效市场”关系

“无事不扰”应成为涉企检查常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贾义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还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从理念上,我们已经明确“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但两者如何结合,特别是在具体的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结合,还是一个考验,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国常会提到的“一些地方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实际上是对“有为政府”的错误理解。这和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方向是相背离的。

贾义猛认为,应该在明确“有为市场”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理解政府职能边界领域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人民日报》10月底发表的评论也提到,“无事不扰”应成为涉企检查的常态。“无事不扰”首先是本分,这意味着依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行政执法既不失位、也不越位。“无事不扰”更是担当,不打扰、少打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往往需要动真碰硬的改革,要勇于突破一些利益固化的藩篱,让政府部门把所谓的“麻烦”留给自己,把真正的方便留给广大经营主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提到,规范异地执法等政策最明显的积极影响就是让民营经济主体增强安全感,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苏剑提到,加强法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没有法治的市场经济是无法正常运行的,应该用法律规范来避免政府在行政执法上的随意性。

专家:关键是“最后一公里”

建议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落到实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实。竹立家认为,要对“最后一公里”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并切实执行,同时要对一些乱作为的人作出严厉惩罚。

竹立家建议,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设置电子信息监督系统,详细记录每一次涉企检查,让检查次数、处理结果全部公开透明。

贾义猛则认为,过去在实践中总结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监管方式,应该进行健全完善和具体落地。“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贾义猛表示,随机抽查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检查数量,是监管手段和监管艺术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避免权力寻租。而乱作为现象的出现,就在于不规范且不公开,保证公开能避免大部分乱作为现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蒋泽中认为,解决行政行为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行政的问题。蒋泽中建议,应该把解决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上升到法制的高度上来,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由国务院或者国家有关部门主导牵头,下重手查处违法的行政执法行为,解决几个关注度高的典型案子,形成威慑力,才能实质性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刘亚洲

编辑张寻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