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铁饭碗,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制开始在高校占据主导地位。
就算招聘时说了属于事业编制,但实际上与学校签订的还是完成任期目标才能签订续聘合同。比如北京一高校在招聘启事上“聘用及待遇”明确说明新聘人员为事业编制,但同时也说到新聘人员和学校签订的是聘用合同,预聘期为3年,完成任期目标才能签订续聘合同。
“非升即走”要求教师在培育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一位入职某985大学五年的老师表示,根据学校此前要求,她在六年考核期内,必须完成4篇“SCI/SSCI 2区及以上或核心期刊”论文和1个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最低标准”,才可能评上副教授并留任。北京某大学副教授透露,除了国家基金,学校还要求4篇CSSCI期刊论文,其中1篇顶刊。
除了发论文,拿到相应级别的项目课题,是“晋升”的关键一步,也是最难的一项。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数据,2023年度面上项目资助率为16.99%,低于2022年度17.23%。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一直接影响着”青椒“未来其他申请及职称评定的项目上,2019年到2023年,该项目申请量增长率达33.8%,然而项目资助率却在17%左右徘徊。一些更难的人才类项目,如优青和杰青申请量方面,申请量也持续增加。
再以国家社科基金为例,2022—2023年度,全国终审通过率只有13%左右。温州大学副教授王硕旺曾做过估算,如果从学校初审开始计算,国家社科基金的申请淘汰率大于95%,部分学科申报立项比甚至连2%都不到。申请难度日益增长下,多次申请失败也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的常态。
总的来说,编制是教职工所处岗位的,非升即走是教职工的。所以,实际上高校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编制早已改变。就算名称还在,但内里已经是实打实的合同制了。
这种转变是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对于竞争越来越大的“青椒”而言,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是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的第一选择。高校教师还需早做准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