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冬季的林区清晨,寒意十足。龙江森工绥阳局公司双桥子林场护林员高世龙和队友们穿上工装、整理好装备,骑上摩托车,开启了一天的巡山护林之旅。

“我们巡护队每天都要去林子里走一遍,哪棵树病了,哪里发现野生动物足迹、哪里有垃圾,我的巡山日志都记着呢。现在森工林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林长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世龙感触颇深。

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早已成为龙江森工人的共识。龙江森工集团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企”方针,实施“一年见起色,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135”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实施林长制,扎实推进工作体系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生态铁军建设、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六大林长制建设目标任务”,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创重点国有林区林长制标杆。

夯实林长制工作体系创工作机制标杆

建立标准化林长制办公室、推动“林田湖三长”融合、深化“企业林长+”工作机制……龙江森工集团持续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让生态建设工作开展更科学高效。

集团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高、组织体系完善的优势,全面建立集团、林业局公司、林场(所)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对照三级林长制,我们建立了相对应的标准化林长制办公室,打破部门壁垒,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经营等生态建设工作成体系安排、一体化推进,林长制由责任体系转变成为扎实的工作体系。”龙江森工集团生态监督专员凌长伟说。

集团持续开展春秋两季一体化巡林、巡河、巡田月活动,2024年,1914名林长开展一体化巡林、巡河、巡田2.45万余次。

2022年,集团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林警长”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各林长制实施单位与各林区基层公检法机关召开联席会议778次、开展联合巡林达922次,有力推动“林长制”逐步走深走实。

省林区公安局与龙江森工集团所属各单位广泛建立了“一场一警长”工作机制;省林区检察院与龙江森工集团联合打造“生态检察+森林碳汇”新模式;省林区法院与龙江森工集团共同签署了林业碳汇修复机制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司法生态修复基地……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陆续实施,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整体协同”“司法嵌入”生态保护新格局已然形成。

建设现代化指挥体系创数智林草标杆

龙江森工集团持续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建成集远程监控、指挥、调度、研判和可视化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调度指挥中心、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龙江森工658万公顷施业区内的生态建设全覆盖指挥,对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进行统筹管理,实现资源数据“一网相连”、工作流程“一贯到底”、工作效果“一览无余”。

无人机已成为日常巡检和应急指挥的重要移动工具。集团建设了国有林区最大规模无人机管护群,购置各类无人机288架,组建无人机应用中队23支。各林业局公司通过加大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巡护中的应用力度,与瞭望塔、远程监控系统密切配合,实现森林防火全天候动态监测。

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投入10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再递增10%,作为科技研发基金鼓励技术创新。东京城局公司生产的新型6MF-20-46背负式风力灭火机、佳木斯林业机械厂研发的各类新型林机产品……新产品不断亮相,龙江森工集团林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锻造生态铁军创能力建设标杆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龙江森工集团全面落实《锻造龙江森工生态铁军实施方案》,集团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步调一致向前进,全力加快推进生态铁军建设。

近三年,集团干部队伍实现了从“能力缺”到“本领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深刻转变,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集团持续对场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场级林长履职尽责能力,夯实林长制实施基础,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队伍前哨、尖兵作用,打通林长制工作末端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健全完善龙江森工生态建设各项业务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维护生态安全能力创生态保护标杆

保护生态资源、防控森林草原灾害、保护野生动物……龙江森工集团深入实施“护林658”行动,一项项“大保护”任务落实落靠,不断提升资源质量,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据集团资源管理部部长杨崇军介绍,全林区构建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控+生态护林员”的“空天地人”一体化管护方式,生态保护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生态护林员信息和管护责任区信息全部入网,责任落实率100%,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同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行为,扎实开展“生态监督质效年”活动和森林防火、生态修复、安全生产等专项监督工作。

“平安清明战”“五一战役”“六月决胜战”“十一战役”“秋收战役”“计划烧除战役”……2024年,龙江森工集团针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组织开展6次阶段性战役,取得连续1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佳绩。

防治森林病虫害也是林长的重要工作内容。自2022年开始,集团在林区各地组建了23个林业工作总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科学指导林业生产。2024年,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50.89万亩、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800万亩,实现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零发生”。

龙江森工林区环境日益优越,现有野生动物408种,野生植物2000多种,东北虎活动区域不断扩大,由原来9个林业局公司扩散至15个,良好的森林生态功能使得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强。

厚植绿色森工根基创生态修复标杆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龙江森工植绿增绿的步伐从未停歇。2022年,开创性设立“森工植树日”,并连续三年成功开展活动,在三个“森工植树日”当天,共16.2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植树154.4万株。

集团还大力推广生态经济复合型造林模式,不断优化林分组成,提升林分质量,全林区承接国家下达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任务完成率100%。

在天然林正向演替方面,集团与国有林监测中心、东北林业大学、省林科院建立战略合作,探索了人工红松林双向培育、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森林资源结构优化示范工程、人工红松大径材培育、碳汇林建设等项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集团将林区绿化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康养、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完成建设100个集团级标准化生态林场(所)。建设全国最大国有苗木培育基地,100处标准化苗圃经营总面积达2万亩,育苗规模突破2亿株。

桦南局公司下桦标准化智能苗圃基地,拥有大型现代化育苗器械20余套,先进的新技术育苗轻基质生产线年产能300余万个。苗圃应用物联网技术整合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土壤墒情监测等智能化操作系统,建立苗圃数字身份证,全面实现了智慧苗圃数字化管理。积极打造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等生态文旅项目,全面将国有保障性苗圃打造成了战略性新型产业苗圃。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两山”价值转化标杆

守护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利用好金山银山的“价值”。龙江森工集团树立“大食物观”,走上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的绿色发展之路。为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持续优化林下资源利用发展架构,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编制了《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林下经济跨产业融合,切实推进特色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实施“一场一品、一局一业”战略基础上,系统性提出实施“九个一”工程,科学规划一粒籽(红松果林产业)、一株树(苗木绿化产业)、一根葱(寒葱产业)、一只鹅(大鹅养殖加工产业)、一株药(刺五加产业)、一棵参(人参西洋参产业)、一株麻(汉麻产业)、一箱蜂(黑蜂产业)、一棚果(设施棚室森林果蔬产业)九大产业项目的发展路径、经营模式和产业布局,一张张产业新名片日渐闪亮。

日前,龙江森工集团“一只鹅”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在迎春局公司成功召开。参会人员边走边看、边讨论边思考,对工作思路有了新谋划。“一只鹅”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九个一”工程的其他产业项目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力争成为集团经济发展的强支柱、新顶流。

集团持续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森”标和“黑森”中高端品牌14个系列、200余款森林食品。提出了适宜区域碳汇造林树种、配置模式、经营管理等关键技术,并与工商银行省分行、交通银行省分行等合作开展碳中和项目建设,碳汇量规模达43165.1吨二氧化碳当量。

未来,龙江森工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立企”,创全国重点国有林区林长制标杆,为筑牢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色龙江”和“美丽中国”作出森工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