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中心地带,遗存星斗,文脉绵长,丰富的历史文化映射出先民的生存智慧,厚重的红色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深入挖掘田东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田东县远景。来源:田东县委宣传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东县远景。来源:田东县委宣传部

主要做法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目前,田东县挖掘有125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田东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创新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发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单和名录,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升文物保护管理系统性、科学性水平。创新构建“13510”工作模式,即强化一个引领、弘扬三个文化、建设五个家园、紧抓十项行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体系,对高岭坡遗址、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横山古寨等重要历史遗迹实施协同化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11月12日,在田东县经正书院内,红领巾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百色起义故事。新华网发

聚焦主线,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田东县境内的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县博物馆收藏着丰富的文物藏品。田东县把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结合起来,推进整理研究,出版文化丛书;丰富平台载体,创新开展主题宣传教育、交流实践活动,并将其嵌入传统节庆等活动,广泛宣传各民族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开展“旅游+历史文化”工作,推出“赓续历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宣传教育线路,组织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各领域各方面。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田东县积极打造“红带蓝带绿”旅游品牌。依托经正书院等红色文化资源,右江水系、龙须河、古榕江、湿地公园、龙潭灵湖、十里莲塘、棋盘滩等蓝色资源,芒果小镇、那王芒果庄园、大诺村、红棉谷等生态资源及“八香”特色农业产品(绿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旅游产品,为田东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关对策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加强文物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讲好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提供坚实支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相关工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强大合力。要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保护第一,加强价值挖掘阐释,推进合理利用,推动跨界融合发展。地方党委政府要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的局面。建立定期跟踪检查制度,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升主体责任落实和安全防范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经正书院。来源:田东县委宣传部

牢牢把握主线,深入挖掘内涵。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中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好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把保护、传承、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各项工作做得有质量、有效果,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实践路径。要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数字化展示传播路径。探索“文旅+研学”模式,依托博物馆、同心文化广场等场所,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持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历史文化资源成为绿水青山的“美丽节点”,与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壮大文化消费新动能,做实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 |牛锐 海宁

制作 |封煜靖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分享”是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