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有些人总是路上看见你也不跟你打招呼,平常相处中也说话带刺,总是轻视你、贬低

这时候,或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向对方询问原因,又或者觉得十分生气。

然而,无论是沟通还是愤怒,似乎都没有办法改善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不尊重你的人,他是不认同你的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放下身段去与之沟通,只会让对方更加瞧不起你。

你愤怒地与之理论,往往会导致矛盾加剧,让你们之间的关系从暗地里较劲变成明面上的不对付。

与其和对方做无所谓的纠缠,只会不断消耗自己,让自己陷入泥潭之中。

那么,当遇到这些不尊重自己的人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心理学中的“镜子效应”给出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子效应:别人会以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你

自我意识心理学认为,别人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能够从中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形成自我概念,这就是镜子效应(mirror effect)。

“镜子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中自我”指的是,人们往往会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以此来形成自我的概念

库利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来照出他面前人的形象。”

简单来说,“镜子效应”指出,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往往是我们自身状态的一种反射。

别人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理状态

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因此,“镜子效应”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人际交往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他人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状态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尊重你时,是因为他从你的某些言行中得出“你可以不被尊重”的结论

比如,你总是默默无闻,看起来唯唯诺诺的样子;又或者,你总是轻视自己,总爱说些自嘲的话。

这些行为,会让某些人对你产生轻视心理

因此,当别人不尊重你时,或许是因为对方这面“镜子”反映出了自己最近不佳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意化投射:别人为何不尊重你

如果不尊重你的人,并不是仅仅不尊重你,而是几乎对所有人充满敌意

那么,对方不尊重你的表现,恰恰是因为对方本来就是一个低自尊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

在心理学中,这种行为被称为“敌意化投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意化投射”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指的是个体通过攻击他人,来缓解内心焦虑内耗等负面情感

低自尊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为了弥补内心的焦虑,他们往往会以攻击他人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对于这类人来说,当他们不尊重他人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己比对方更强大、更值得被尊重的优越感。

孔子曾在《论语》说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这类情况下的不尊重,对方本就是无差别地对他人释放恶意

如果你继续与之沟通,反而会助长对方的火焰。如果你对其感到愤怒,则正顺了对方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沟通还是表达愤怒,其实都是让我们陷入对方所设下的负面情绪的陷阱之中。

因此,面对这种无缘无故的恶意,我们无需与之争辩,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好

这种退让,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人生途中,我们无需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而是去奔赴生活种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我尊重:向内构建自我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从他人认可自身的自我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当别人不尊重我们时,我们内心会产生愤怒、焦虑、内耗的负面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考温顿在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和韦纳“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价值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我价值理论”指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

当个体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就会用各种方式来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与其将注意力放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上,不如向内构建自我价值。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向内求”一直是一个解决精神困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向内求”与“向外求”相反,它强调的是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的方式,达到内心的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内求”的核心观念是,内在的宁静和满足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成长与完善,而非外界的评价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面对怎样是成功的人生这个问题,“向外求”的人会认为获得世俗都认可的财富、地位、权力就是成功的一生。

而“向内求”的人则会认为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面对由外界引发的情绪困扰,“向内求”给出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理解自我、发展自我意识和管理情绪,来实现内心的平和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动机和需求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控我们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别人对你的看法如何,都请记住,那只是看法,而非事实

当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时,我们就会发现,再也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困扰。

正如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所写道,“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

总而言之,面对一个不尊重你的人,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与之沟通,更无需消耗情绪对之愤怒。

“镜子效应”告诉我们,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借助对方这面“镜子”,察觉自身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