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地矿工作加速转型升级,服务强省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网记者:

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旨在确保这片土地既能支持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请问在服务这一重大战略方面,省地矿局作为全省地质工作的主力军,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祥元:省地矿局精准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主动担当作为,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服务支撑。

一是主动对接,超前谋划,评价规划跑出加速度。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精准对接省政府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地矿局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系统集成山东黄河流域的最新地质成果,编制了山东省黄河流域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报告等5个专项报告,为编制《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承担了济南、泰安、淄博、东营、菏泽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助力构建空间格局合理、生态功能稳定和生态产品优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协助聊城、滨州、淄博等相关县、市(区)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为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提供依据。立项并完成了济宁等6市城市地质调查相关工作,查清城市地质结构、地下空间状况,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为城市绿色、集约、智慧发展提供了地质安全保障。

二是聚焦需求,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凝练和集成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打造了地境再造生态修复技术,在济南、济宁、烟台等市进行了推广应用。技术支撑泰安市、济宁市获批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南四湖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程,并承担了一批调查评价、修复治理工程等项目,恢复了当地生态环境。承担了济南彩虹湖综合整治相关地质工作,助力提升水系生态系统。建设了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济宁、泰安、菏泽等地先后完成了采煤塌陷地相关的调查评估、设计、治理工作80余项,技术服务山东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配合生态环境相关部门查明了南四湖流域地下水环境状况,为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贡献了地矿力量,推动美丽山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是强化担当,提升水平,地质服务实现新作为。在自然资源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共开展了27个图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累计完成调查面积11047平方千米,助力黄河流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从1:25万逐步提升到1:5万,大大提升了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精细化需求,有效服务了重大工程建设和重要战略规划的实施。2024年承担了德州城区地热田等11个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各项野外工作,精细化查明地热资源赋存条件,为山东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德州组织实施了中深层地热井取热不取水高效井下换热示范项目提升工程,可将单位面积换热量提升24%,运行电耗降低15%。圈定169处优质地下水富水地段,评价了极端气候条件下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助力保障山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请问省地矿局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是如何赋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玉明:省地矿局围绕缺水地区找水打井、现代农业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等方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以地质服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一是地质找水惠民生。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开展了缺水山区找水、公益性找水打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城镇应急供水勘查等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济南、烟台、临沂等地缺水地区累计找水打井600余眼,保障了城乡生活和农业用水。特别是连续多年助力济南市章丘区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极大的解决了当地饮水困难,助力农村供水保障。今年以来,在济南、烟台、德州、威海、泰安等地新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和找水打井类项目18项,为当地群众找水打井48眼,总涌水量每天2.5万立方米,解决了5000余亩农田灌溉和1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地质技术促振兴。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潍坊萝卜、莱阳梨、兰陵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3.2万平方千米,采集各类样品15万余件,圈定富硒土地89万亩、富锗土地158万亩、富锌土地454万亩,助力潍坊田柳镇、临沂矿坑镇获批国家天然富硒地块。作为山东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主要实施和质量控制单位,实施项目110余项,采集检测样品近7万件。作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支撑单位,完成了全省耕地质量类别划分成果集成。承担实施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作为全国人大执法检查典型效果案例。建成了潍坊市土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录入土壤、大气、灌溉水、农作物等基础数据197万余条,为政府提供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管理决策服务新模式。正在建设山东省农业地质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为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部门在调查监测、规划制定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耕地质量的可视化成果查询。

三是地质赋能兴文旅。在省自然资源厅、文旅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开展乡村旅游地质调查评价,调查面积1307平方千米,调查地质遗迹资源、自然景观、历史与文化遗迹838处,规划乡村“地质+文化”旅游路线25条。助力济南茶业口镇、淄博池上镇、潍坊胡林古村获批全国地质文化村(镇),青岛灵山岛获批全国首个“地质文化岛”。通过深挖地质遗迹资源,讲述好地质故事,统筹好地质资源与文化旅游,实现了地质文化与乡村文化、地质故事与民间传说的相互融合,探索出了地质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助力乡村特色旅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社记者: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就像给地球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所观测到的数据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介绍一下省地矿局在利用高分数据服务社会治理效能方面开展了哪些创新性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正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是利用遥感卫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从而提供丰富的遥感影像数据应用服务。省地矿局高度重视高分数据和地质数据的融合应用和成果推广,近年来,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潍坊、泰安、济宁、临沂、德州5家高分中心,打造了多点布局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和应用工作格局,在省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等20余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全省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服务自然资源领域。聚焦自然资源管理关键环节,提供全面、高效、精准的卫星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潍坊高分中心建设完成了潍坊市全域2.5米分辨率1.6万平方千米和1米分辨率1.2万平方千米的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为全市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可追溯和实时监测的遥感技术服务。济宁高分中心以违法用地、开采等问题“早发现”为切入点,开展了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遥感常态化监测,助力当地自然资源监管、评价、规划、可持续利用和督察执法等工作迈上新台阶。临沂高分中心开展了对临沂市露天矿山、废弃矿山及其它可能开采矿产资源施工项目的动态监测,服务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时发现并查处矿山越界开采、借工程施工名义采矿、私挖乱采等非法行为。

二是服务生态环境领域。先后为山东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完整性守护、大运河生态文化带绿色发展、多个重要地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等提供遥感监测和评价技术服务。泰安高分中心实施了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项目,为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济宁高分中心开展了南四湖、梁济运河等水体的绿藻、浮萍遥感监测工作,切实保障水面清洁和水环境安全。

三是服务农业农村领域。德州高分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在建项目进展、已建项目管护、建后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全面掌握了高标准农田的动态信息,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有力支持。泰安高分中心在肥城市开展了“非粮化”耕地遥感监测,完成了耕地“非粮化”图斑提取、核实与分析等工作,为管控耕地“非粮化”、严格保障耕地数量底线和粮食播种面积提供数据基础。

四是服务防灾减灾领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利奇马”“杜苏芮”等超强台风灾害应急处置、德州平原地震应急救援。潍坊高分中心为消防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提供遥感服务,参与全省森林灭火综合演练。济宁高分中心开展采煤沉陷区、塌陷地监测、鲁南高铁菏曲段沿线区域地面沉降调查、兖州区地裂缝发育区域地表形变监测等重点工作,通过高分数据采集分析,全面评估灾害风险等级,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